媒体在连环悲剧中扮演的角色
从富士康第N跳谈开去
郑毅
【全文】
富士康惊现第十跳!这样的头条标题已经不再如前几天“第五跳”、“第六跳”那样吸引人了,因为似乎“跳到十”已经在人们预料之中,只是不知道这个“预料”什么时候会变成现实而已。
全社会对于富士康的口诛笔伐已经无以附加。“血汗工厂”成了这个在深圳拥有42万名员工的大型企业永远无法脱掉的大檐帽——遮住了以往的光鲜,遮住了深圳市“纳税大户”的美名,遮住了在它的员工连续选择以“飞”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这家公司留给世人的一切良好印象。在博友“水上孤舟”( http://kangyun28.fyfz.cn/art/627542.htm)的描述中,童工、高强度、工作环境、压力等关键词成了富士康作为众矢之的的根本理由,而事主关于80后、90后员工心理素质弱、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过强、心理承受能力过差等笔者看来尚有些道理的分析,却因为违背了主流意识而沦为不值一提的“强词夺理”。然而,当大家一边倒地对这个“社会主义中的资本家”代表口诛笔伐之时,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可能已经忽略了在这种类似的连环性悲剧事件中另一个重要角色所起到的作用呢?
媒体,是时候走到台前了。
早就开始关注媒体了,在这类连环性悲剧正式走进社会视野之初——爬高讨薪的时候。曾几何时,以自由落体的方式相威胁讨回欠薪成了几年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讨薪者前赴后继,评论者层出不穷。爬楼、爬塔吊、爬大桥乃至于爬体育场的探照灯,几乎所有可以想得到的高处都出现了讨薪者的身影。为什么一时间欠薪的问题突然如此严重?为什么讨薪者都赶时髦般的选择“登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媒体宣传。欠薪的之事本就存在,只是绝大多数讨薪者都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但是当有一天与他们在媒体上看见一个与他们遭遇类似的人用“登高”威胁的方式要回了自己的血汗钱的时候,规模化的“东施效颦”的出现就已经成了时间问题。
把目光转回今年。曾几何时,在幼儿园、小学校园里刀捅无辜的儿童成了一种血腥的“潮流”。值得注意的是,这又是系列极具相似性的连环悲剧——有人在幼儿园捅了孩子,紧接着就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然后把地点从幼儿园转移到小学,把刀捅的对象从孩子扩大到老师。参照上文的逻辑,所谓的由于特殊经历产生的仇视社会的心理或许在犯罪人心中早就萌发,只是不知如何通过一定的行为外在表达出来。当一名潜在犯罪者在媒体上看见与自己情况类似的人通过血洗幼儿园的方式来宣泄戾气的时候,那种“终于找到了”的庆幸便促使他迫不及待地扔掉“潜在”的帽子,蜕变成了一名真正的犯罪人。当然,地点和侵害的对象可能有所改变,但是犹如单纯改变登高的地点一样——其行为性质是没有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