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书评》复刊的基本考虑

《中国书评》复刊的基本考虑


邓正来


【全文】
  自70年代末始,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推进,按照沃勒斯坦等认识西方社会科学制度化的知识理路,我们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认为中国生活世界中的场域分割在意识或不意识的境况下也相继展开,而其间最为重要的标示即是政治场域、经济场域和社会场域之间的边界在与历史安排的互动和与当下各种情势的应对过程中不断明确。
  这当然是在对发生在生活世界的这种分割所隐含的预设以及这种分割本身不予追究的前提下达致的一种判断,但是如果我们暂且不对它们进行检讨,而是将现实经验层面的这种分割置于“现代性”的背景中来审视,那么我们就至少可以认为,这一不断展开而且还将持续展开的“分割”,不仅对前此的政治经济社会统合为一体的生活世界安排构成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革命性”的冲击,因为它会在确定彼此边界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具有“自主性”意义的资源和资本,而且这些资源和资本将转化成不同场域的行动者提出各种诉求的基础,进而有可能在制度和结构层面引发政治安排、经济制度以及社会规制等方面的一系列根本性变化。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此一具有“革命性”冲击的场域分割构成支配作用的乃是以“现代性”为基础的认识世界的社会科学知识图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知识图式还在与社会实践进行互动这一更为深刻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了国人原来认识和理解生活世界的图式,并在此一基础上经由知识生产结构的安排而使这类知识图式得以按制度化的方式进行生产: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制度化的知识图式──亦即相应的以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科学──在90年代初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知识图式转换过程背景下,基于对隐藏在背后的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或因素的反思,我于20世纪90年代初创办或参与创办了几本中国大型学术刊物,它们是1992年创办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创办的《中国书评》和2002年创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评论》。
  这些刊物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中国学者自己的学术平台,并被誉为“学在民间”在那个时代的代表。我之所以创办并主编这些学术刊物,主要的原因是我认为,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乃在于建构起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传统和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就其建构而言,无论是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传统,还是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其要害都在于它们必须源出于学术共同体内部。换言之,它们必须是通过中国学者自己的努力方能成就的目标。因此,《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和《中国社会科学评论》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刊发有助于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的论文,而《中国书评》的基本功能则侧重于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实践,尽管前者也是在某种评价判准下的活动。当然,仅此努力并不充分,还需要学术共同体做进一步的努力,而其间最为重要者便是我所谓的对中国当下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