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由认为环境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会失去它显著的特征。相反,今后对国内和国际环境问题的关注还将持续下去,所关注的程度还会进一步增长。欧洲委员会的最新报告表明,现在85%的欧洲居民相信环境保护是一个紧迫的问题,而在1988年和1989年这个比例则只是11%和13%。12国中只有2%的居民认为环境保护和防止污染并不是真正的问题;认为“将来是比较重要”的占11%。
目前欧洲已经有14个国家的绿党先后或曾经进入了全国性议会 。 然而,绿党竞选的成功并不能完全用环境意识的水平来解释,正如上文所述,因为环境问题已经表面化,没有一个政党会忽视它,这主要是新的价值取向说明了绿党的成功。绿党的卓越成就正在瓦解一个政治社会“铁的法则”,也就是政党体系的稳定性使小党无出头之日。实证调查报告表明,传统政党体系经过一个世纪对基于宗教、种族和分配的阶级分裂的关注,已经进入反映新的分裂的政党组织体系的新纪元 。 这种分裂就是对传统社会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分歧`,它会影响社会政治体系的分化,并最终有利于环境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三 社会学对环境问题的研究范式
1 环境问题的宏观理论
尽管社会学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没有站在最前列,但是环境社会学已经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 。 在这期间无论是环境社会学的先驱本身的理论体系还是与一般社会学理论的关系都是极其复杂的 , 回顾这段发展历史似乎对我们分析社会学对环境问题的研究范式没有很大意义。从广义上讲,社会学是通过对宏观(社会结构上的)与微观(社会心理学上的)的各种情况的相互关系进行通盘考虑,从而对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全部体制性问题进行一体化的分析 , 这是社会学关于环境问题的宏观研究范式。归纳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大致有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两种 。 前者是宏观研究,后者是中观或微观研究。
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研究范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针对环境与社会的关系,而且比较强调环境因素对社会系统的影响。(2)在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和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等。(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宏观的,试图发展具有普适性、关于理解环境与社会关系的一般理论。(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对立和批判的关系。这一研究模式有很多小的研究类型,主要有生态学的和系统论的两大类。前者以美国的R. E. 邓拉普和W. R. 卡顿为代表 ,他们的生态学分析框架有两个思想来源:一是帕克,二是邓肯。邓肯提出了“生态复合体”的概念,它是指人类、组织、技术和环境(简称POTE)的某种交叉依赖关系,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与其他要素相互关联,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另外要素的变化。这一概念强调了人类利用技术、组织主动适应环境的一面。在修改此模型的基础上,1979年邓拉普和卡顿提出,环境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环境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具体说是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人类、技术以及文化、社会和人格系统等变量是如何影响自然物质环境的?(2)自然物质环境由此产生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人类、技术以及文化、社会和人格系统的?1995年,邓拉普和卡顿又进一步提出“环境三维竞争功能”的概念,分析了环境对于人类的三种功能(即提供生存空间、提供生存资源和储存、转化废弃物)和这三种功能的冲突关系以及这些功能与关系的演变情况,从而解释了当代环境问题的生态根源。本章第一节对环境概念的界定基本上就沿袭了这种方法。
另一种环境学的宏观研究范式是以加洛潘为代表的系统论研究模式,与一般的系统论观点不同,加洛潘认为,社会——生态系统是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问题,而不是一套社会系统下的子系统,他认为环境社会学应当主要研究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系列活动以及影响社会系统的一系列自然产生的生态效应。可见,加洛潘的系统论视角与本章第四节介绍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功能分化理论是不同的。
2 环境问题的中层理论
对环境问题追溯源的解释并不必然地在实践层面上产生有利于环境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虽然美国的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研究人口、贫困、能源、资源、战争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是很重要,但是日本的环境社会学家则主要讨论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居民运动 。 在现阶段,社会学对环境问题的研究目标不应当是建立包罗万象的、解释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宏大理论。社会学关于环境问题的实际贡献在于依据其宏观理论研究影响环境保护的各种具体因素,所以,环境社会学主要是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大致上这一研究范式具有以下特征:(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围绕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而展开,环境问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析对象。(2)在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和传统社会学的一些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如社会冲突分析和社会建构分析。(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中观或微观的,试图发展出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关于理解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特殊理论。(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结合、借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研究范式更具有社会学分支的色彩,更容易被主流社会学接纳 。 这种研究范式的理论形态主要是社会学的中层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