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建议《刑法》增设“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罪

建议《刑法》增设“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罪


罗立


【关键词】《刑法》;“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罪
【全文】
  

  当前,我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性别比失调现象已越来越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地方党委高度重视,抽调公检法及有关行政执法部门专门成立“两非”案件查处组,专事查处非法鉴定妊娠案件。以期用严厉打击的态势,遏制性别比不正常增长。


  

  实践中,虽屡屡查出医务工作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不按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程序办事,为一点蝇头小利,或顾及情面,为她人鉴定胎儿性别。而在查出后,对这样的执业医生,如何处置,实感困惑。如按<<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部法是经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应为立法机关已经将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行为作为犯罪处理。但十分遗憾的是;现行刑法中无一条可以适用。造成在目前罪行法定原则下,无法匹配和实施。也使我这些具体的执法工作人员对严重的非法鉴定行为,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无所适从。


  

  在本县就有一例:一乡医院医生几年前因非法鉴定胎儿性别被行政处罚。但其仍利用工作之便,用B超机鉴定胎儿性别多次,此次又被查出。办案人员虽感到情节严重,予以从严处理。但《刑法》中无此条款可以入罪,经集体讨论后,只能建议其行政主管部门处罚。对这样屡犯此行为的医生,仅以行政处罚而了结,难以对其刑事追究,法律震慑力不大,社会效果也不好。


  

  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各地方政府在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维持男女性别平衡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计划生育部门常年联合卫生行政等相关部门,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安徽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禁止非医学需要性别鉴定和非法终止妊娠,并对违反者给以一定的行政和经济处罚,甚至吊销违规者行医资格。但现实中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现象屡禁不止,人口出生性别比指数居高不降。笔者认为:关键原因是刑法的缺位。长期的实践证明,一味的罚款或者吊销执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已不足以制止该行为的发生。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