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人口国际素质整体提升。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计划,引导各级干部树立谋划发展的世界眼光,增强用国际水准领导和推动建设的本领。实施企业家培训计划,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视野、市场开发意识、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鼓励有实力的本土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实施中小学生培育计划,促进中外学生的文化认知和交流理解,在职业教育中引进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标准,培养适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实施市民培育计划,积极开展全民功能性教育培训活动;结合重大涉外活动,设立“市民日”和“国际文化月”,搭建普通市民参与国际交流的平台;加快推进市民“走出去”步伐,拓宽市民视野,增强国际化意识;实施友好平台拓展计划,积极构建以国际友城为重点的多元化国际交流网络。到2015年,市民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普及率大幅提高,对外友好关系城市发展到50对。
四、创新人口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营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创新人口领导体制。
改革现行城乡分割、职能单一、政出多门、重管理轻服务的人口管理体制,强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宏观决策。市、区县成立人口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按职能设立若干工作组,建立户籍和居住证服务管理、外籍和港澳台侨人士服务管理,以及国际教育、医疗发展等相关联席会议制度。市、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局)更名为人口发展委员会(局),强化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人口发展规划、人口发展监测及人口服务管理综合协调等职能,履行人口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国家级开发园区相应成立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街(镇)成立人口工作办公室,社区(村)建立人口服务管理站,并明确相关职责、配备相应力量。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动现代化建设同步研究部署、同步组织实施,加强综合决策,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投入保障,切实形成“党政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创新人口管理机制。
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对创业人才,变准予本人落户为准予家庭落户;对专门人才,变有条件落户为优先落户。扩大市级人才挂靠“集体户”,增设“区县人才集体户”。统一城市户口迁移政策,按照“提升新城、新市镇集聚能力,实现全面融入主城”的要求,加快推进江宁、江浦、六合“老三县”与主城区户口实行通迁,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二是建立居住证与户籍准入对接制度。对在居住地连续居住一定年限、符合相关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实行积分式、梯次化人口落户政策,充分发挥居住证制度在调节人口增长、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引入高端人才等方面的杠杆作用。三是强化人口属地化管理。进一步明确街道(镇)人口属地化管理主体责任,大力推行社区(村)人口服务管理网格化。按照“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社区改革总体要求,建立“属地管理、网格运行、单位负责、社区服务”的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提升人口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四是完善“以业管人”制度。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口管理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着力提升单位流入人员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整合改善民生和建设幸福都市等政策意见,创新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完善优先投资于人的投入保障机制,切实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创造特殊的政策、特优的环境和特别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