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逐步完善中药研究与开发的标准规范体系,加强中药研究的能力建设。解决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速提高我市中药研究和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努力提高中药新药的研发水平,推进道地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逐步培育生产稀缺中药材,开发一批既有自主知识产权又有高技术含量的现代中药。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中药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
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产品开发为重点,以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能力建设为支撑,逐步建立全市创新药物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体系,提高创新药物研究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实现医药研究由仿制为主向创新为主的转变,力争使创新药物研究在国际国内新药研究领域有所突破。
以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以适合广大育龄人群的节育技术为突破口,加强新型避孕节育方法的研究,提高节育新技术的应用率和效果,研究开发高水平、系列化的计划生育药具和技术,研究出生缺陷的产前筛选、诊断技术,研究生殖道感染干预技术,进一步探索解除山区、农村妇女因产伤等原因引起的尿失禁临床治疗技术、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以及提高妇女儿童尤其是山区、农村妇女儿童生活质量的优育技术等。
(四)推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
1.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提质提量。扩大专利申请资助资金规模,突出专利资助政策对专利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导向,加强对我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申请、发明专利、职务发明专利和国外专利申请的资助。强化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专利政策导向,将专利列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指标。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制订和落实专利职务发明人奖酬制度。鼓励支持群众性发明创造。
发挥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作用。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能力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技术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引导企事业单位创造或通过购买、兼并、许可等方式获取专利权。
鼓励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协调建立优势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重点企业专利信息数据库,推动企业运用专利文献信息,提高研发水平,降低研发成本,规避专利风险。建成多晶硅光伏新能源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支持5家重点企业建立专利信息数据库。
“十二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在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申请质量、优化专利结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专利、基础专利数量明显增加。新申请专利2950件以上,申请总量较“十一五”增长58%以上,其中重点产业多晶硅光伏新能源产业专利申请达150件以上。
2.加快自主知识产权运用与产业化,形成现实生产力。扩大全市专利实施与促进专项资金规模,完善省级、市级专利实施项目的申报、审批程序,对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和含有核心技术或主体技术的基础专利项目,优先列入省、市专利实施项目计划。突出扶持重点,在计划项目安排、资金筹措等方面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企业和产业倾斜,引导和促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预期经济效益显著的专利产品做强做大。认真组织参加中国专利周四川地区专利技术对接、西博会专利产品展示等多层次的专利技术对接活动,促进专利技术与企业的对接。推荐优秀专利项目参加“中国专利奖”评选。
发挥产学研联合在促进专利实施中的作用,鼓励和支持我市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共同开发实施专利,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向企业转移,促进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创新成果专利化、商品化、产业化。推动企事业单位贯彻落实《
专利法》规定的“一奖两酬”和关于鼓励和推广专利技术有偿转让或作价入股的政策,促进专利实施和价值实现。鼓励支持企业采取入股、质押、许可、转让等多种形式实现专利的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