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心”:

  武汉是全省文化发展的龙头,是引领武汉城市圈和联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中心城市。

  “二圈”:

  全省形成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二圈”互动的文化发展格局。武汉城市圈以推进荆楚文化的现代化为主要目标,形成现代城市文化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荆楚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为目标,形成自然生态文化圈。

  “一环”:

  “多彩大楚”文化景观环,即依托“武汉-孝感-随州-襄阳-十堰-神农架-宜昌-荆州-武汉”构建一条贯穿湖北全境的文化景观环,也是一条环形的文化线路和文化产业集聚带。

  “三带”:

  “精彩三国”文化景观带,即依托咸宁(赤壁)、武汉、襄阳、荆门、宜昌、荆州、鄂州等构建一条纵贯湖北中部地区的文化景观带,展示脍炙人口的三国文化。

  “炫彩土苗”文化景观带,即依托“恩施-宜昌”,构建一条横贯湖北西部地区的文化景观带,展示绚丽多姿的土苗民族文化。

  “壮美山河”文化景观带,即依托“武汉-黄冈-黄石”构建一条环绕湖北东部地区的文化景观带,展示湖北壮美的红色文化。

四、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打造湖北特色文化品牌和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全面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各省、市、州等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市文化设施的强大辐射示范功能,大力充实、提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保障乡村居民基本文化权利。

  立足本地资源、体现自身特色,按照国家标准新建和改建一批博物馆场馆。加快完成省博物馆三期扩建工程,积极筹划推进中国南水北调博物馆的建设,大力推进综合性博物馆、特色博物馆、专题博物馆、民间博物馆的建设,打造一批品位高、区域分工明确、主题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加强整合现有博物馆展示内容,调整创新展示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和制度建设。加大数字化、信息化投入,丰富博物馆数字信息。加强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博物馆的安全防护。持续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志愿者”等活动。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加快完成省图书馆及市级图书馆的新建和改扩建,优化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积极推广图书馆总分馆制、流动图书馆、流动图书车和自助图书馆模式,努力建立健全跨地区、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图书馆联合体”等机制,建立完善区级图书馆,增建少儿图书馆,实施流动图书车配送工程,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努力实现文化、教育、科技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全省公共图书馆100%实现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争创优质服务品牌。

  筹备新建省群艺馆。新建改建一批市、州群艺馆(文化馆)。把群艺馆及文化馆打造成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展示中心、群众文化产品创作中心、文化活动培训指导中心。

  实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工程。在条件具备的城市建设美术馆、音乐厅等文化设施。逐步实施美术馆免费开放。

  增加对全省市州城区的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室)的设备补助支持力度,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和街道文化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咸宁市艺术学校、十堰市艺术学校等建设,并以此带动全省文化系统艺术院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进一步优化整合农村文化设施体系,利用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资源,对已完成建设任务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给予设备购置专项补助,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文化中心户建设。积极融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2、优化提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以国家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为基础,积极创新技术模式,建立省、市、县、乡、村间高效的资源传输通道,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发展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完成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硬件设备的扩充升级。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构建湖北地方特色数字文化资源体系,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和技术培训,进一步深化与省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资源整合,继续与湖北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荆楚旗帜网、湖北省电子政务中心、湖北省电信分公司等多家单位和机构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工作,推进免费服务,面向基层群众、特别是面向青少年和进城务工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性公共互联网服务,年服务达到1亿人次。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继续保持我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3、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以“群星奖”评比为抓手,积极推动群众文艺活动,扶持优秀群众文艺精品创作。将全省中小学生幼儿书画作品比赛、湖北省中老年人艺术大赛、湖北省青少年音乐舞蹈大赛、湖北省高校“青春歌会”等活动办成全省最具影响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充分利用好省、市艺术院团和剧场等演出基地,不断开拓演出市场,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用好用活全省专业艺术院团送戏下乡政府资助专项资金,采取奖励、政府采购等措施鼓励优秀剧目扩大演出。省市专业院团及企业单位积极开展文化对口帮扶,繁荣农村文化活动。

  重点利用湖北美术馆等艺术场馆,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美术展览品牌,建立国际艺术展览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美术馆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的社会功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进一步巩固广场文化现有品牌,打造新品牌,推动广场文化活动品牌化、经常化。进一步推动“文化进社区”活动,大力面向社区居民及农民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每市至少培育1个全省知名的社区文化活动品牌。围绕年节庆典等,形成特色系列,使广大群众热心参与,开心享受,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户为基础,利用周末及民俗节庆组织开展文艺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评选优秀文化中心户、优秀民间演出团体、优秀民间艺人等活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进一步推动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省级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申报,加强各地优势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

  专栏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1、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综合性研究和示范区建设,选取黄石等地区,着力探索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路径、方式、方法和措施,推出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市、县、乡、村、社区和项目。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