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一步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9.着力提高企业一线职工收入水平。完善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定期发布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引导企业合理增加普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工资收入,使一线职工工资增幅适当高于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水平不低于政府颁布的工资指导线下线。
10.积极稳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动各类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重点推动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通过集体协商确定的工资薪金,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税务部门确认后,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健全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企业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11.落实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完善并落实工资保证金、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切实纠正工程款拖欠、工程项目非法转包等问题,完善并落实工程总承包企业保障分包企业工资支付负责制,确保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加强行政司法联动,加大对恶意欠薪和欠薪逃匿行为的防范、打击力度。
12.加强国有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完善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实行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等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合理确定高管人员收入和普通职工收入的比例,提高国有企业收入分配透明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组织、纪检、财政、审计、国资等部门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政策,并对其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监督检查。
13.切实维护职工社会保险权益。全面贯彻实施
社会保险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努力实现全员参保、全额缴费,保障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权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保险。
四、进一步改善劳动条件
14.认真落实各项劳动标准。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的规定和末成年工、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研究和管理,指导企业、行业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实施科学的劳动定额,防止利用提高劳动定额或压低计件单价变相侵害职工工资报酬权益。严格执行工时制度,加强对特殊工时的审批管理,企业确需安排职工加班,应征求工会或职工意见,并依法支付加班工资。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职工福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