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通知


  (一)发展现代农业对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快农业向高效型、生态型、品牌型、外向型发展,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和长三角优质农副产品供应中心。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引导适当集中、规模开发、连片发展,着力培植一批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努力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不能再走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的老路,必须有效地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秸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在籽实中,一半在秸秆里。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大力推广秸秆肥料、秸秆饲料,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矛盾,实现农业生态平衡,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循环型现代生态农业。秸秆综合利用是循环型现代生态农业的关键环节,发展现代农业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二)发展低碳经济对秸秆综合利用确立了全新定位

  气候变化是二十一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这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同,已成为争夺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突破口。可以预期,我国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步入到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农作物秸秆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价值将得到全新的认识和挖掘。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可节约和替代能源,减少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有助于缓解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我市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有效保障,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秸秆综合利用指明了发展方向

  “十二五”是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目前,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居住环境有所改观,但秸秆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为导向,搞好秸秆综合利用,继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可有效地改善农村公共环境卫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我市广大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生态文明建设对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更迫切要求

  “十二五”是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常州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对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更高期盼,都要求我市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更大力度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对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做出了明确要求,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战略机遇。

  二、挑战

  (一)突破秸秆收贮运的制约瓶颈

  “十二五”期间,提高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降低秸秆收集、贮存和运输成本。企业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最大的难题就是秸秆的收集、贮存和运输,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市要提高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率,降低秸秆收集、贮存和运输成本将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满足秸秆资源化利用高效、清洁、便利需求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秸秆的传统利用方式正在发生转变。许多农民选用清洁方便的商品能源用于炊事,舍弃了传统的农作物秸秆,农民不愿意费事费力用秸秆还田,而大量使用化肥,导致秸秆综合利用价值低,经济性差,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大量秸秆没有得到收集利用。在“十二五”期间,急需解决因农村能源结构改变和各类替代原料应用而导致的农村秸秆过剩问题。

  (三)提高与平衡秸秆利用综合效益

  秸秆综合利用初期投入大、回报率低、见效慢,缺乏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和激励,很难形成经济效益。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提倡秸秆还田利用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鼓励企业进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引导农民自行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加大对秸秆焚烧监管力度,制定鼓励政策,同时调动企业和农民的双重积极性。政府引导无疑是秸秆综合利用长期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生态文明市创建结合起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农作物秸秆利用的资源化、商品化、产业化步伐,形成多途径、多层次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弃置问题,不断提高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根据我市整体发展战略,结合秸秆资源总量和分布的特点,实行总体规划,严格监管,网格化推进。与土地整理特别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结合,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和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相结合,以水源地周边、城区周边、机场周围和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区域,加强保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先期达到治理目标。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全市秸秆资源的数量、品种、分布特征和综合利用现状,引导各地选择符合当地生产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与方式,合理确定秸秆利用领域,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在全市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利用多元化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

  科技支撑,示范带动。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充分挖掘秸秆资源价值,努力提高秸秆资源加工利用深度,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共性和实用技术难题,切实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积极开展试点示范,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政府扶持,市场运作。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秸秆利用主体培育,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形成以政策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广泛参与的长效机制。要注重通过政策创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进一步理顺利益关系,真正使农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通过利益链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强化各项政策之间的有效衔接,形成责任明确、导向鲜明、政策配套的长效机制。

  三、主要目标

  远近结合、分步实施,到2012年底,全市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比重要在综合利用率中明显提高,基本建立秸秆收贮运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50%以上,禁止秸秆焚烧现象;到2015年底,在全省率先形成布局合理、多元、深层次利用的秸秆产业化综合利用格局,最终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在95.00%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