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水濂山水库水源保护工程。实施内容包括人工湿地工程和疏浚工程。人工湿地处理规模2400吨/天;疏浚淤泥22.28万立方米。
8、横岗水库水源保护工程。实施内容包括人工湿地工程、疏浚工程。新围人工湿地处理规模4000吨/天;大迳人工湿地处理规模1600吨/天;疏浚淤泥413.8万立方米。
(三)水源利用规划
水源利用规划是优化全市水厂布局、合理确定水厂规模的依据,更是确保江库联网水库尽快发挥工程效益的关键。“十二五”期间,结合全市城镇供水专项规划,编制全市水源利用规划,并开展有关实施方案的研究工作。
(四)东引运河、寒溪水水环境整治工程
遵循“内外源控制结合、以外源控制为主、内外兼治”的河道治污方针,新增底泥疏浚、复氧曝气与人工湿地等工程措施,对东引运河、寒溪水进行综合整治。
1、底泥疏浚工程。计划从2010年起,对东引运河、寒溪水分段开展疏浚工程。疏浚工程需与废污水控制排放工程、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同时进行,疏浚后进行景观设计与修复。东引运河及寒溪水干流疏浚的河段长度共计111.37公里,其中东引运河干流102.67公里,寒溪水干流8.7公里,疏浚总量394.86万立方米;另需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
2、复氧曝气与人工湿地工程。通过建设人工湿地、人工复氧曝气等工程,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十二五”期间配备20艘复氧曝气船,每艘船的服务河长约5公里,复氧曝气船来回进行复氧曝气,增加河道溶氧量,提高污染物降解速度。
(五)石马河水环境整治工程
在充分考虑污水处理效果基础上,根据石马河利用现状以及周边环境,新增底泥疏浚、闸坝和复氧曝气等工程措施,对石马河进行综合整治。
1、底泥疏浚工程。针对河道底泥受污染严重的情况,结合河道整治,对污染底泥进行环保疏浚。石马河干流(含雁田水)疏浚规模133.9万立方米;另需对部分淤泥进行固化处理。
2、闸坝工程。兴建拦河闸,营造水景观,同时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共规划建设自动翻板坝8座,总坝长240米。
3、复氧曝气。通过人工复氧曝气工程,增加河道水体溶解氧浓度,提高水体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以各拦河节制闸为节点,分成6个河段,每个河段配备1艘复氧曝气船。
4、石马河雨洪调污工程。将石马河小洪水或降雨初期的高浓度雨水通过东引运河排出,减轻石马河泄洪对东江水源的影响。石马河调污工程位于石马河东江河口,工程设计调污水流量50立方米/秒。
(六)节水减排工程
到2015年,建立起水量分配机制,明晰初始用水权;建立水资源的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水价形成机制,建成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力争总用水量不超过23.5亿立方米,单位GDP用水量降低到51.2立方米/万元以下。初步遏制水环境恶化趋势,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城区河涌、东引运河、寒溪水、黄沙河基本消除黑臭现象,水质优于Ⅴ类,城区水体景观得以改善。
2010-2012年是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构建时期。试点期内选取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示范基地为农业节水示范工程,选取麻涌豪峰环保产业园、洪梅镇理文造纸股份有限公司、金威啤酒(东莞)有限公司等六个项目为工业节水示范工程,此外还包括城镇生活和第三产业节水示范工程、雨水集蓄利用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示范工程。同时开展非工程措施建设,包括节水制度建设、专题研究和节水宣传教育。
(七)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工程
东莞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通过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
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2012-2015 年,规划对桥头污水处理厂二期、谢岗污水处理厂二期等16 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扩建总规模为81万吨/天;新建1 座污水处理厂,即东城温塘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5万吨/天;至2015年全市38座二级污水处理厂设计总处理能力达341.5万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