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加快技术集成研究。围绕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开展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建立亩产千斤以上产量水平的技术集成模式,制定分区域主推技术规程和田间管理意见,制定完善主推品种技术规程,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每年组织实施市级农业重大科技项目1-2项,市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5项以上,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广普及深耕深松、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措施,开展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及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保障等技术推广应用,提升高标准粮田科技支撑能力。
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市、县、乡农业技术人员,配合省级专家,组建高标准粮田多级技术专家服务团队,深入开展科技增粮活动。加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力量,配套建设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加速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农技服务专线等,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和综合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着力培养种植能手、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领办人,年培训3000人次以上,全面提升科学种田水平。
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建设。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重点扶持两家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种子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加强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创新,2020年之前,着力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稳定100万亩以上良种繁育基地,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实现2次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100%。
(五)扩大高产创建示范带动效应
认真总结小麦高产开发“1346工程”和粮食作物高产创建“369工程”经验,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开展更高层次的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县(市)、区选择一批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示范方,集成技术,集中要素,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服务,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指导农民科学管理创高产,挖掘增产潜力,实现单产突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2年建设小麦、玉米、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50块,千亩高产示范方25块,百亩高产示范方25块,整建制推进高产乡镇3个以上。
(六)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促进农业技术集成、高效、规范应用,积极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节本增效农机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巩固小麦机械化生产成果,着力加大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秧、水稻机收等薄弱环节推进力度,加快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鼓励和引导农民购置大功率、多功能、低能耗机械,推动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农机深松深耕整地作业补贴政策,逐步扩大深松深耕整地面积,耕深达到25厘米以上,力争每三年深松深耕一遍。创新完善农机服务模式,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实现高标准粮田与机械化生产的有效对接,逐步实现全程机械化。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