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实施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三、基本原则

  (一)需求导向。围绕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重点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咨询研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和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提升高校知识服务能力。

  (二)一流标准。借鉴国际一流学科评价指标,注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重点建设若干个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学科,形成一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增强上海高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提升高校知识创新能力。

  (三)科教融合。促进科研资源面向教学的协同共享,支持高校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大力提高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四)协同创新。探索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开放流动和汇聚融合机制,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联合贯通,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与共赢,在创新型国家和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

  四、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一批“上海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争取若干中心成为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五、重点任务

  (一)构建一批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

  1.建设目标。建立“开放、集聚、适变、持续”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形成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平台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知识服务领军人才和团队,建立和完善促进知识服务能力提升的相关政策和环境,解决上海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瓶颈问题,成为支撑上海和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技术创新源”和“产业孵化器”,成为区域社会文化建设中文化创新的策源地。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