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布式能源推广工程
在大学、科技园、工业园、商贸物流中心推广一批分布式能源项目。以中新知识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珠江新城、万博中央商务区等为重点,推广利用太阳能、热泵、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鼓励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特别是对太阳能入户电网接入及“四网合一”进行探索。
9.节能产品推广工程
以“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政策为基础,出台配套性政策,加快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的推广应用。
通过大宗采购、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机制和财政补贴激励机制,在政府机关、学校、宾馆饭店、商厦超市、大型工矿企业、医院、车站、城市景观照明、城市居民小区等全面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
鼓励引导商家经销、用水单位和居民选择节水型器具,进一步树立选用节水器具的意识。有步骤推广节能型水嘴、坐便器、便器冲洗阀、淋浴器等,尤其是节能认证类产品。
10.节能监测与服务工程
强化各级节能监察(测)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建立节能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和信息平台,提高监察(监测、检测)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实施能效标识备案监管机制,提高有效监管能力,强化本行政区域内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日常监察(测)工作。扶持专业合同能源管理企业和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加快发展步伐。支持节能服务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等市场化服务新机制,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一条龙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理顺体制机制
加大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力度,定期交流和研究解决节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工作局面。建立部门节能工作评价制度,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强化节能工作的优先地位,将节能要求体现在地区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管理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等政策中。
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每年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切实将节能绩效与党政干部政绩考核挂起钩来。各部门、各单位行政一把手要对本地区、本单位节能工作负总责,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完善考核的奖惩机制,增强节能奖励制度的引导作用,对在节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实施严格的节能评估审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未经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建立节能评估审查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挂钩的机制,对通过节能评审但无能源消费增量指标的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得审批。
严格节能监管,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监管,继续强化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监管,落实能源利用状况季报和年报制度。加强国有企业用能管理,建立节能任务完成情况与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负责人绩效薪酬挂钩的机制。
(二)健全法规政策
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体系,抓紧研究制订和完善重点产品的能耗限额标准、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既有建筑改造节能设计标准、公共机构节能标准、机动车能效和运行标准、能源利用监测标准等,加快建立和完善节能标准和规范体系,制定并出台实施细则。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新能源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积极落实国家支持节能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中小企业节能工作方案,确定工作目标、重点和相关措施,进行工作分工和任务分解,加大跟踪和监管。
严格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从严控制煤炭消费。新上项目与能源消费增量和淘汰落后“双挂钩”,把有限的增量指标用于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高能耗、低附加值的项目。不断完善严于国家的各行业能耗限额标准、环境标准,逐步提高“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节能环保准入门槛。
(三)创新管理手段
进一步发挥价格机制对节能的调节导向作用。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提高水泥等行业的差别电价加价标准和珠三角地区铜冶炼、平板玻璃、造纸、印染、制革、电镀等行业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加价标准。加大对超能耗限额标准企业实施惩罚性电价政策的力度,探索建立建筑用能超定额附加费征收制度。出台鼓励余热余压发电上网价格政策,完善电力分时电价办法,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
加大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开展工业、建筑、交通、商贸酒店、公共机构等节能技术改造。进一步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激励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专项资金支持。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机制,规范有序用电,积极开展节能环保发电调度。
推行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扩大能效标识在终端用能设备和建筑上的应用,促进企业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利用。
探索建立“领跑者”制度,分行业、分产品发布全省国际国内能效水平领先程度标准,明确达标时限要求。
(四)加大节能投入
充分利用国家、省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财政补助与税收优惠政策,围绕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组织申报上级预算内专项补助和财政奖励节能项目,争取资金支持,推动我市重大节能科技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
完善财政支持节能的政策,按国家要求建立节能专项随本级财政收入增加而增长的机制。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重点工程实施、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监管体系建设。
设立市节能专项资金,制定《广州市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用于支持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更新改造,示范试点、宣传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调整优化现有技术改造等相关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方向和结构,重点向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节能示范项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倾斜。建立高耗能用能设备、农业机械和渔船更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加速设备更新步伐。拓宽节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通过市场直接融资加快进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
(五)完善支撑体系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节能主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信息通报制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拓宽担保品范围,简化申请和审批手续,为节能领域提供项目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