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十二五”节能规划的通知

  9.加快培育节能与新能源产业
  大力发展核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节能建筑材料、节能服务业,将节能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核电装备制造业。依托东方电气集团、中广核集团等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提升核电主设备研发、设计、制造与成套供应能力,形成核电工程设计、建设、技术服务及人才培育体系,重点发展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进一步提升压力容器、蒸发器、稳压器、安注箱等主要核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建成1-2个核电装备研发中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核电装备制造企业,推动我市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核电装备成套制造与研发基地。
  新能源汽车产业。抓住全球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推进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充分依托广汽集团(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东风日产等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车用能源和动力研发为重点,自主掌握一批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努力推动电动汽车的规模化生产,努力争取列入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将我市建设成为技术水平领先、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条完整和品牌效应明显的世界级新能源汽车重要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
  智能电网产业。着力提高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质量和水平,发展智能化、小型化的高低压开关设备,开发低压智能节电系统,大力发展新型绝缘、特种用途及新结构、低损耗、免维护型变压器、互感器产品。发展高压变频装置、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有源滤波装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充分发挥我市在新能源科技研发的国内领先优势,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国产化设备。重点发展兆瓦级和小型风力发电设备、生物质发电以及液体燃料设备、地源及空气源热泵、光伏发电电池、太阳能热利用设备、城市垃圾发电设备等,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半导体照明设备制造。着力引进1-2家外延、芯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通过新建、扩建项目,培育扶持3-5家中、高端封装企业,形成自己的研发优势和后续竞争储备,初步形成从外延材料、外延片生产、芯片制造、封装及特色应用在内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建设一批应用示范、政策引导,重点支持大功率LED芯片、高端LED封装、高端LED照明、OELD及MOCVD等LED配套产品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发展面向未来的、高端通用和功能性照明的LED产业。
  建筑节能产业。编制广州市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目录,积极组织试点示范和推广,引导支持建筑工业化产业链的培育和整合,逐步推行“产品标准化、制作工厂化、现场安装装配化”的建造理念。重点扶持自保温节能墙体材料、无机保温砂浆、节能门窗、遮阳、通风、屋面防水保温系统发展,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产品与构件的产业化。
  节能服务业。以充分发挥节能服务业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主要方向,大力推进节能服务业发展,全面促进节能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向各大领域渗透。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服务机构。探索建立区域性排放权交易平台,将我市建设成泛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鼓励发展专业咨询公司,为绿色投资提供融资解决方案。大力发展节能服务机构。重点发展能够为用能单位提供能源高效利用、新能源应用、资源回收再利用、生产流程优化等服务的节能服务机构,以及有能力为建设施工单位提供延长建筑寿命、绿色建材应用、建筑节能减排、绿色小区规划等的设计方案、技术支持、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节能服务机构。推动系统节能服务模式的发展,全面提升综合性节能服务能力。加强节能服务企业审核备案制的引导作用,规范节能服务市场。
  (二)重点工程
  1.重点企业节能工程
  以六大高耗能行业及纺织、造纸等传统轻工业为主,打造一批节能示范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引导企业(单位)开展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窑炉改造、电机系统优化、工艺节能等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工程
  充分依托现有汽车企业和科研机构,推进合作,构建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支持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支持研发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电动汽车工程实验室;建立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自主发展体系,推进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3.绿色公交工程
  推进公共交通系统的清洁能源推广工作,进一步提高燃气汽车在公共交通中的比重。加快气站建设,推进燃气汽车的维修维护体系建设,提高燃气汽车运行的配套能力。加快部署混合动力车应用示范。发展和应用多源交通数据采集处理、交通信息服务和诱导、交通仿真辅助决策、区域综合交通势态分析预测等智能交通手段。在新建区和集中开发园区率先推广建设绿色公交系统。
  4.节能社区示范工程
  每个区(县级市)选择1-2个社区,依据社区条件,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等因素,合理规划住宅、公共设施、公共绿地等项目。积极鼓励集中供冷、集中供热及空调废热回用装置建设。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设一体化技术设计,社区公共照明系统优先使用太阳能灯具或风光互补灯具。鼓励使用雨水等非传统水源,建立水循环利用系统。推行社区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及减量化,实行可回收物质再利用,对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妥善处置。
  5.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
  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步伐。以公共建筑节能为重点,开展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商场、宾馆、医院、高校建筑节能改造试点,摸索广州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路线,重点推广围护结构隔热、遮阳和屋顶绿化、自然通风系统、 建筑用能系统节电及其智能控制、太阳能光热光伏等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合同能源管理。
  6.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打造一批能效高、排放少,健康、适用节能示范建筑。推行建筑物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进程。争取每年至少1-2个项目参评国家三星绿色建筑,3-5个项目参评国家二星绿色建筑。
  7.绿色机关工程
  选择一批市直机关办公大楼,对中央空调、采暖、照明和用电设备等进行节能改造,更换照明、办公等高能耗产品和设备,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推广高效节能空调器、电脑、打印机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电、实现绿色办公。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