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建立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对现有研发平台进行整合提升。"十二五"期间,新增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省)级研发平台20家以上。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到2015年,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100家。重点扶持一批咨询评估、知识产权代理、投融资、技术经纪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科技路路通"分中心建设,在县、区和骨干企业、高校、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建立基层服务推进站。健全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公共科技资源进一步面向社会开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十二五"期间,培养和引进5个掌握核心技术、省内一流的创新团队,培养和引进1000名左右高技能人才。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在人才使用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层次人才合作,深入开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招引活动,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才来亳开展项目、技术对接。加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选拔培养和引进力度,逐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试点和双向挂职,鼓励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人才流动和交叉兼职,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营造平等竞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宽松环境,加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选派优秀人才到发达地区学习、深造。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对科技人员的股权激励、职称评定、成果奖励、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鼓励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热情。
6. 实施专利、技术标准战略。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原则加强专利工作。更加注重提升专利的质量,逐步提高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建设亳州市专利展示交易中心等服务平台,专利本土转化率达到50%以上;更加注重生产型企业的专利工作,培育一批专利示范企业。全面落实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加强对主要产品出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研究,推动企业加快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步伐,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到"十二五"末,我市主导或参与新制(修)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标率80%以上。深入开展质量强市活动,创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十二五"期间,培育新增安徽名牌产品20个以上。
第五章 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对本地区的科技进步与创新负总责,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切实发挥各级科技领导小组的作用,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重大项目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以科技成果、产业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为核心的自主创新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体系。开展创新型企业奖励,建立支撑产业发展的研发、人才和科技服务体系。突出贡献导向,完善科技奖励和职称评定制度。各县、区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编制相应的科技发展规划,并在年度计划和工作中加以落实。
2. 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市、县(区)级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保障各级财政用于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使之达到科技进步考核确定的比重。发挥好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杆和激励作用,引导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增加科技投入,促进科技投入多元化体系的完善,使R&D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带动社会产业投资和科技融资,催生新兴产业。建立财政科技投入追踪问效机制,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支出结构,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探索资本金注入、有偿使用、以奖代补等新型科技投入方式。大力发展科技投融资体系,扩大创业投资规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质押贷款和科技保险创新试点,探索建立科技担保、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准备金制度。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债券和中期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