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址面积:社区服务站原则上应设在住宅底层,"一站式"服务大厅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便于组织开展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和居民办事。
2、标识系统:在门楣统一悬挂××社区服务站,安装有楼体标识、导引牌、户外宣传栏等。
3、配套设施:配有电脑、电话机、打印机、传真机、宣传展示资料架、档案柜等办公设施,以及桌椅、饮水机、雨伞、老花镜、签字笔、服务卡、办事须知等便民用品,做到服务设施齐全。
4、窗口设置:社区服务站实行"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根据社区需求,设有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口计生、综合治理等服务窗口,制作岗位水牌,实行一站多能、一岗多责。社区服务站各个岗位与街道相关科室实现有机衔接,其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社区工作事项明晰化
5、细化职责: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站各自承担的职责任务细化到具体事项,对居民群众关心的服务事项和服务资源制作宣传活页或小册子等。
6、公示内容
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墙面、社区公示栏等显著位置,或社区网站公示以下内容:
(1)社区基本情况介绍;
(2)社区平面图(网格图),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站的组织架构图,社区工作人员形象栏;
(3)社区服务事项流程图;
(4)社区各类便民服务电话;
(5)本社区居民应知晓的其他相关内容。
(三)社区运行机制联动化
7、制度建设:建立社区工作会议制度,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站每周都要分别召开1次工作例会,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社区居委会、服务站以及相关组织或单位参加的社区联席会议,研究协调社区重点工作和重大问题。健全走访居民、社区工作者分片包户制度,定期与居民群众面对面交流,社区内居住人口台账清楚,有每家户主的联系方式,并掌握社情民意和居民需求。建立社区党务、居务、站务、财务"四公开"制度,确保居民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实行错时工作、全日值班、节假日轮休等工作制度,方便群众办事。
8、工作机制:建立社区议事协商机制,对涉及成员利益的事项,及时召开民情恳谈会、矛盾协调会、事务听证会、成效评议会等加以解决。建立社区矛盾化解机制,推广"市民劝导队"工作模式,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有效解决老旧小区管理、环境治理、治安巡防、养犬、停车管理等难题。健全社区共建共享机制,80%以上的辖区单位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单位可开放的服务设施普遍向居民开放。建立业主自治与居民自治有效衔接机制,业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与监督,维护业主权益。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以社区服务站等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以社区信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载体、驻区单位和组织协同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现代社区治理结构。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