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规范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培养。规范社区工作者配备,社区党组织至少配备1名专职党建工作者,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100%,社区居委会成员根据社区规模一般设5至9人,社区服务站按照每500户配备1人(1500户以下的配备3人)的比例配置工作人员。规范社区工作者管理,完善社区工作者福利待遇政策,制定并不断完善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规划和考核评议办法,建立以社区居民满意率为导向的考核评议机制。推进社区工作专业化,鼓励和引导各类社区工作者参加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职业水平等级证书,开展社区专业辅导服务,满足社区居民高层次个性化服务需求。加强社区志愿者引领培育,深入落实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实现社区志愿者注册率占居民人口10%的目标。
4.规范社区管理与服务基础保障配置。规范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采取新建、改扩建、购买以及落实配建指标、资源整合利用等多种方式,配套完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完善社区服务设施,配套改善外部环境,配备水、电、暖、卫、通讯、信息网络、办公设备等内部设施。按照“居民活动最大化,社区办公最小化”原则,制定社区服务设施配套管理制度,建立运行维护机制,加强社区服务设施使用管理,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三)建设服务型社区。以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为主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健全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打造项目齐全、功能完备、服务多样、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使社区具备满足一般居民日常生活基本需求、特殊群体特殊需求、少数居民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功能。
1.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要以政府部门为主体,以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市场服务为补充,在全县大力推进《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试行)》的落实,使社区居民就近享受就业、社保、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基础技术、文体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公益服务要以社会组织为依托,积极推动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岗位、企业服务机制,推进公益服务社会化。便利服务要以社区服务网点、社区服务商为依托,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助残服务,开发便利缴费、家政服务、代办代理、食品配送、废品回收等服务项目,配套便利店、早餐、洗衣、美容美发、再生资源回收、代收代缴服务点等服务资源。
2.做大做强69149133便民服务热线。按照“分块设计、分类服务、严格准入、跟踪评估、动态监管”的原则,整合各类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资源,严格筛选服务商,为各类人群提供菜单式、全方位、全程跟踪式服务,打造便民、高效的公益性综合服务热线,实现“拨通一个号码,享受贴心服务”。加快推进街道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规范管理运营,逐步建立县、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信息网络,加强对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服务企业的综合考核,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构建五大社区信息化基础系统。立足实际,努力构建社区综合管理、信息采集、公告管理、综合评价和服务支撑五大社区信息化基础系统。逐步提高社区居委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引导和支持社区分级分类建立“菜单式”社区服务目录(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便利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建立社区门户网站、网页,开通博客、微博,及时进行居务公开、向居民发布服务信息,加强居民交流互动,促进社区和谐共融。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