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全域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优化全域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组团化、链条式发展走向规范化,优化一轴、两翼、四大城市组团总体格局。以沈海高速公路(大连段)、渤海大道、哈大铁路为中轴,渤海沿岸、黄海沿岸为两翼,进一步拓展完善主城区、新市区、渤海区域、黄海区域四大城市组团功能。各大城市组团必须依据大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经济功能定位,按照“产业兴市”的发展思路,规范开发空间,优化产业布局,配置资源要素,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约发展的优势平台,推进功能区与行政区深度融合、城市化与产业化双轮驱动、区域性与全域性统筹协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2.调整全域城镇与人口格局。按照“两核、七区、九节点”的总体要求,引导人口向新城区和小城镇逐步聚集,稳妥推进农民向县城和城镇集中。主城区要保持人口适度增长。新市区要成为新增人口主要承接地。瓦房店城区、庄河城区等“七区”主要疏解主城区人口和吸纳新增人口。青堆镇、安波镇等“九节点”要成为推进农民向城镇集聚的重要区域。把“九节点”由重点镇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更大、产业基础更强、服务功能更全、集约程度更高、吸纳人口更多的小城市,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3.突出推进主攻方向。整合全市“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资源要素,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向县域纵深发展。着眼点在全域涉农地区,以新市区城市组团为重点,先行先试,示范引导;着力点在辽宁沿海经济带19个重点区域以及周边重点乡镇,重点区域与重点乡镇就近联合形成一体化,相互依托,同步推进。坚持重大基础设施向北部推进,坚持重要资源要素向县域聚集,坚持重大支持政策向农村覆盖。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建设新社区、新村庄、新农庄,实施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气化工程,推进低收入村整村扶贫开发和村镇社区化等基础性工作,在服务农民、倾注农业、奉献农村的实践中着力富裕农民、富强农业、富庶农村,逐步实现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换、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
4.科学规范开发区域。将全域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区域,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的空间范围和功能定位。新一轮的开发建设,要严格控制在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范围之内,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限制不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用地,为子孙后代打下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加大基本生态网络强制性保护力度,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设定红线,限制开发的要从严限制,禁止开发的要坚决禁止,绝不允许出现有限不制、有禁不止、损害生态、牺牲环境的“闯红灯”行为。
二、打造集约发展平台,促进现代产业集聚
5.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依托产业集群战略规划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全域产业发展的网络化、集约化、园区化模式。培育石化、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软件与服务外包、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等产值规模20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6个,新能源及装备、服装纺织、新材料、节能环保与资源再生、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产业规模1000亿以上产业集群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