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条 学校在对学生做出处分(处理)决定前,应当告知学生拟处分(处理)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学生有进行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学校应当充分听取当事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并认真作好笔录。结束时,当事学生或其代理人应在笔录上签字。如果拒绝签字,由主笔人写出文字说明并由见证人签名。学生陈述和申辩之后,根据笔录整理成书面报告,并附笔录原件,送指派部门。
第十四条 对当事学生陈述和申辩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进行复核。学生提出的事实、理由、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不得因当事学生提出申辩而加重处分。
第十五条 经审查,违法、违规、违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由学校职能部门依据上级机关和学校规范性文件规定提出处分(处理)意见。对学生做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的,由学校职能部门召开会议提出意见,报主管校领导审批决定;对学生做出不予复学、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开除学籍处分决定的,应当由学校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校长会议分为两种:一是校长办公会;二是经由校长授权或委托,由主管校长或其他校长及相关部门就解决特定事项而召开的会议。
第十六条 学校对于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和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应当填写处分登记表。
学校对于给予不予复学、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和开除学籍处分的学生分别制作处分(处理)决定书,处分(处理)决定书包括被处分(处理)学生的基本情况、违规违纪的事实、处分(处理)的理由和依据、处分(处理)决定、告知被处分(处理)学生提出申诉的权利和期限。
第四章 送达与备案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将处分(处理)决定书直接送达被处分(处理)学生本人,由被处分(处理)学生本人签字领取。
第十八条 无法直接送达处分(处理)决定书的,可采取以下方式送达:
(一)留置送达。学校将处分(处理)决定书直接送达给被处分(处理)学生时,如本人不在,可交其同住成年家属签收。被处分(处理)当事学生或者他的同住成年亲属拒绝签收处分(处理)决定书时,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人员到场,说明情况,当事学生仍拒绝签收的,送达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情况,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将决定书留在当事人的住所或者收发部门,即视为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