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切实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立足于防大震、救大灾,全面做好地震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以县市地震预案为基础,推进政府部门、企业、乡镇、重点工程、次生灾害源、学校、医院以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应急预案的制定或修订。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因地制宜地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特别是多部门和群众广泛参与的综合性应急演练,着力增强政府的应急指挥能力、各部门的协调联动能力和群众的自救能力。要积极配合建立和完善我州地震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及时提供应急系统所需的信息和数据。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并加强技能培训,整合应急救援资源,配备必要的仪器和装备,形成区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各县市要结合地质灾害、防汛等应急避险场所建设,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使每个城镇都有多处适用于人员疏散避险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救生避险设备配置。要进一步完善抗震救灾物资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形成区域应急救援救灾物资保障能力。要落实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检查制度,加大对重点地区、关键部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五)突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重点。
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加强防震减灾文化建设,弘扬先进科学的减灾文化,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方针政策,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党员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制定教育计划,完善宣传网络,健全长效机制;要认真抓好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活动,组织制作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的宣传产品,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2013年底前,每个县应创建有2-3所州级以上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015年前,每个县至少建成2个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各县市人民政府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防震避震应急演练;要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纪念日、科普活动周等重要时段,组织开展社会影响大、主题突出的大型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要建立和完善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明确防震减灾工作人员即防震减灾助理员。各县市财政要建立健全稳定的经费渠道,设立专项经费,稳定防震减灾助理员队伍,解决好防震减灾助理员必要的补贴,保证每月每人不低于50元,并每年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