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十二五”时期,金华质监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促进安全保障水平、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标准化引领能力、检验检测能力不断提升。
(一)不断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不断强化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以机构和机制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快基层质监站所建设,加强基层一线监管力量,健全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重点产品关注制度,建立完善产品质量预警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行业性质量问题,落实产品质量整治措施,有效控制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健全完善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产品质量安全 善后处理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安排监督抽查计划,不断扩大产品监督抽查覆盖面,产品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稳定在93%左右。
不断强化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积极构建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坚持从源头抓质量安全,严把市场准入关;建立完善日常监管机制,对重点区域(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义乌市),重点行业(肉制品、乳制品、饮用水、酒类),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监管;积极探索推进“54321”、“七步法”、“一建一定三统一”等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提高企业诚信水平,建立失信惩戒的质量责任追究机制。健全完善食品监督抽查机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评价与分级监管覆盖面98%以上;省级食品定期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稳定在95%左右,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3%以上;基本消除生产环节食品加工小作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生产危害人体健康安全及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及时有效查处。
不断强化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加快形成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技术把关、部门依法监察、社会广泛支持的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多元共治格局,特种设备定检率稳步提高,重点监控设备监察率和严重隐患治理率100%,特种设备事故控制在每年0.4起/万台以下,死亡率控制在每年0.35人/万台以下。强化电梯110应急体系和队伍建设,运用技术手段加强设备监控,完善企业应急机制。
(二)不断提升服务转型能力。
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完善质量强市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强化领导、政策、协调、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质量技术支撑、质量诚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积极发挥政府质量奖导向作用,开展质量先进示范企业争创活动,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导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推动中小企业实施5S管理,全面提升质量意识。“十二五”末,全市质量基础建设明显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质量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五金制造业、现代小商品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优势主导产业以及金华火腿、东阳木雕等特色产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政策研究,制订品牌培育规划,培育和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积极培育争创各级名牌,特别是区域名牌,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十二五”末,全市拥有浙江名牌产品300只(其中服务业名牌15只、区域名牌10只)、金华名牌400只。各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规上企业总产值的45%以上。通过品牌的培育和争创,引导企业安全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
健全现代计量体系。发挥计量的基础保障作用,计量监管体系更为规范,覆盖领域进一步拓宽。继续推进民生计量“四进”活动,民生计量监管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强化工业计量基础工作,按照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围绕企业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强计量管理,夯实计量基础。针对不同企业类型及性质,按照分类指导和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原则,帮助、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检测管理体系。根据国家节能降耗的总体要求,引导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创名牌企业、重点能耗企业对生产过程的计量监测。
强化认证认可监管体系。继续深化“提升认证质量、服务质量强市”活动,引导认证机构做好对获证企业的帮扶,提高认证有效性。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试点;联合农业部门开展以认证有机产品为重点的食品农产品认证执法检查,大力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市场、GAP等认证;加强与环保部门合作,进一步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大力推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和节能环保产品认证。进一步深化检测工作整顿,组织开展“规范检测管理、提升检测质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