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和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两个发展新平台的规划建设,倒逼全市外经贸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通过“腾笼换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让出必要的发展空间。鼓励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排放、轻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聚,为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尤其要做好金东、金西、兰溪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融合为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大平台建设工作,根据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建设战略思路,并结合本市的发展实际,力争将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产业引领、融合密切、集聚明显,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产业空间分布清晰合理的集聚区,并力争在新平台中创办外商投资专业园。
五、保障措施
(一)树立科学理念,提高开放意识。
树立开放型经济科学发展理念。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以“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组织“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金点子”征集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座谈会、辩论赛、BBS论坛、网络博客,加大各种媒体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开放型经济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使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展开放型经济上来。同时,要进一步解决开放意识不强、开放深度不够、开放模式不新、开放体制机制不活、开放环境不优等突出问题。破除“传统外向型经济”的认识误区,树立和强化“现代开放型经济”的理念,树立大开放、大招商、大市场、大发展的观念,树立在全球经济开放格局中的合作竞争意识,增强金华开放型经济的主动权,转变“粗放型”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树立“集约型”的开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站在全球谋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调整,以开放促转变,以开放促发展。
(二)加强部门协调,打造优质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市政府与商务部七商会建立的战略合作平台,增强服务意识,加大服务力度,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合作、高效协调的工作服务机制。以各类国家级、省级出口和产业基地为依托,提升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水平。加强公共信息(宣传)服务,加强公共审批服务,加强公共政策服务,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加强人员培训服务,加强自主创新服务,切实提高从大局角度和战略高度谋划商务发展的能力。深化“双服务”活动成果,扎实开展联系企业制度,建立服务基层和企业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与检、关、税、汇、银、保等部门的紧密合作。加强对企业汇率、境外投资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指导,用好出口退税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政策。加大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鼓励开放型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提高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程度。建设好联合年检服务平台,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作用,全面提升对外资企业服务水平。注重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扩大开放型经济信息公开渠道和影响,宣传金华品牌与金华形象,为转型升级创造有利空间和条件。
(三)突出政策扶持,增强开放型企业实力。
根据上级有关支持开放型企业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金华“四外”结构调整和开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产业政策。根据现有的对外贸易结构,制定有利于外贸结构合理化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类别贸易政策,鼓励新兴出口产业发展;出台出口风险基金政策。制定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向新的招商选资方式、向招商引资的薄弱产业和地区、向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向“招大、引强、选优”项目更加倾斜。制定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合作的范围和方式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政策,加强对外投资合作监管,落实完善境外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机制,保障金华企业在境外的正当权益。进一步制定金华支持服务外包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与服务外包有关的生产性服务经济和新型服务经济。进一步扬长避短、强化优势,培育发展大型专业贸易企业进入跨国采购的价值链,带动中小型外贸企业进入全球市场。引进一批外资大项目,与相关行业的世界龙头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加快培育组织化程度高、国际竞争能力强的本土跨国公司和大型外经贸企业。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行业内有威信的商协会组织,提高行业组织协调能力,形成政府宏观管理与中介组织自律协调的有机互动。
(四)加强人才建设,做强“金华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