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着力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增加综合竞争力,努力提升金华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二)发展思路。
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新趋势,落实提升国际竞争新举措,构建“四外”联动发展新格局。实现外贸持续发展,外资优化发展,外经规模发展,外包跨跃发展,使开放型经济成为金华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汽摩配、电动工具、小商品等几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出口产业群,努力构建金华产品出口优势;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重质量、扩规模、引人才,努力实现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以培育本土跨国公司为导向,有重点地引导对外直接投资,努力形成全市对外投资新热潮;以创建全省服务外包产业重点集聚区为契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培育企业主体,努力打造国家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以“整合提升”方案实施为起点,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的优势,努力构造金华对外开放大平台。
(三)发展目标。
对外贸易-- 2015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突破210亿美元、195亿美元和15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超过50%,全市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出口基地10个以上。
利用外资--“十二五”期间,累计实际吸收外资15亿美元左右,累计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至少100个,利用外资质量有明显提高。
“走出去”--“十二五”期间,境外投资年均增长达15%;累计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争取突破15亿美元。
服务外包--至2015年,全市国际服务外包产业业务总额(离岸外包)达5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率显著高于GDP增长率,高于第三产业增长率。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要从全局的、政治的、战略的高度看待开放型经济发展,强化对外开放意识,增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紧迫性,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的水平、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
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在继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升外贸发展质量,形成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外贸发展格局,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由数量规模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提升为主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
1.加快调整外贸结构。
调整产品结构。紧随全球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拓展外贸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引导企业着力提高传统产品的品质和档次,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出口产品,增强机电等优势行业的持续出口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抢占价值链高端。调整市场结构。坚定不移实施“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分散出口集中风险。在继续巩固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深度拓展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市场。特别注重利用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关税减免优惠政策适时试水新兴市场,努力形成新老市场并举的活泼局面。调整贸易结构。始终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积极扩大进口的方针,在继续稳定出口的基础上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进一步提高制造业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步改善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现状。提升加工贸易水平,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配套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2.再造外贸发展优势。
打造区域优势。全面推进出口基地建设,扶持出口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打造区域出口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产业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明显的农轻纺、机电类出口基地和科技兴贸基地。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精心培育一批产品设计、贸易促进、检验检测、公共研发、公共展示等平台,引导区域性特色块状经济转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出口产业集群。打造品牌优势。深入推进出口品牌战略进程,着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品牌发展的体制软环境,培育若干知名出口品牌;积极推动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出口品牌,力争“十二五”期间各级出口品牌数有明显的增长;加大对各级出口品牌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品牌企业的经营水平与能力,推动自有品牌出口占比,增强金华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打造产业优势。在充分发挥机电等传统出口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科技革命和绿色经济发展趋势,立足金华现有产业和科技基础,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新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相关产业集聚,努力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出口比重。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