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进一步优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创新人口文化的宣传内容、形式、载体和手段,切实巩固和扩大“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第三阶段示范区”创建成果,不断增强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和力度,积极完善以区委党校、社区学院人口理论教育基地和职业培训机构等为载体的人口政策、人口文化和生殖健康的宣传培训机制;逐年新建一批人口文化街、人口文化公园、人口文化宣传长廊等。
(二)切实强化综合调控,切实把握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主动权
1、进一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积极探索人口问题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应用的长效机制,健全本区人口问题研究专家组常态化协作机制,积极推进“浦江人口论坛”品牌创建工作并探索建立长期运作机制,不断强化和完善人口预测和信息预报工作。
2、进一步完善人口规划的编制、实施、评估工作机制。认真做好本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推进实施和终期评估,结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有序推进本区“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具体实施,为科学编制区域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发展等规划提供基础性依据。
3、进一步探索建立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和动态监测评估体系。不断健全区域实有人口综合信息的采集维护和分析应用机制,以推进“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信息全覆盖管理为契机,落实“一次采集、多次使用、源头采集、各方使用”和“依法共享、按需共享”原则,切实完善人口信息共享机制。
4、进一步加强人口综合调控。切实落实人口调控“街镇具体实施”原则,不断优化人口调控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努力保持人口规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承载能力相适应。积极探索建立人口发展评价指标和评估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机制与调控机制。
(三)切实规范科学管理,努力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1、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完善政务公开,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保障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逐步健全对重大案(事)件的预防和责任追究机制。
2、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不断完善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核心的考核目标、考核重点、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有效发挥目标责任制的导向、激励和监督作用。确保全区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9%以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0%以上。
3、进一步加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健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体系,有效落实“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流动人口双向管理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并完善“一盘棋”格局。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居住点、工作点、分娩点统一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服务工作站,不断巩固和扩大以鑫泽阳光公寓为代表的来沪人员集中居住点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建设的成效,并做到“建成一个,落实一个”。确保全区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验证率、育龄妇女建档率均保持在95%以上。
4、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工作力度。不断强化对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整治联动机制,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多策并举,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态势。
5、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人口计生部门与公安、民政、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互通机制,以信息化推动人口管理的科学化,积极探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系统的拓展工作,逐步将信息网络延伸至全区各村(居委),努力确保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的采集率、准确率保持在95%以上。
(四)切实深化优质服务,大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全区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和村(居委)级家庭计划指导室的标准化达标全覆盖创建工作,有效依托各类社会资源构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网络。
2、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预防工作。将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之中,不断强化以社区为基础的婚前、孕前、围孕期和孕期、产后随访等服务,积极完善以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机构为重点的婚前医学检查、孕产期保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康复的预防模式。积极拓展婚姻登记、新婚指导、婚前孕前检测等“一门式”服务平台,推进“出生缺陷一级预防重点目标人群基本项目免费孕前检测”重点工作。探索并完善出生缺陷风险评估体系,逐步健全“婚前健康检查、优孕咨询指导、孕前风险评估、自愿知情干预和围孕期保健”的出生缺陷预防服务模式。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