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本区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都能持续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状况。扶持农村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支持其持续进修和深造。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确保基本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保障问题。
1、开展扶贫分类指导。按照略高于全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将符合标准的农村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收入保障。将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愿望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扶贫对象,确保其优先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和惠农政策,做好社会救助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
2、加快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加快建立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尤其注重优先吸纳学有所长的残疾人就业。积极倡导和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先吸纳农村贫困残疾人。广泛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结对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
3、重点推动技术培训,加强生产技术服务。进一步在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家庭副业以及工业和商业企业中寻求、开发适合各类残疾人实际情况的技术和项目,加强贫困残疾人的技术培训,确保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都有1-2门实用增收技术和项目。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家庭副业等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的农村贫困残疾人,积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帮助残疾人学习生产技术,鼓励农村残疾人勤劳致富。
4、积极扶持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求学。在各级助学资金、扶贫资金中针对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列出专门预算,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要对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实施专门助学金扶助。通过奖学金等优惠措施鼓励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参加职业技术教育。
5、积极推动农村残疾人住房保障服务。进一步加强对贫困残疾人的危房改造,组织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情况调查,摸清底数,制定评估标准和流程,到“十二五”期末确保基本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保障问题。
(六)宣传文体方面
大力宣传、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公平、正义、共享的主流价值观,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扩大残疾人群众文化活动覆盖面和参与率,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残疾人全民健身活动,继续提升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1、充分发挥宣传媒体作用,巩固发展残疾人宣传文化阵地。闵行报、区电视台等媒体,要增加残疾人专题栏目和手语新闻内容,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更好地宣传反映残疾人生活状况和残疾人事业,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舆论环境。区图书馆要完善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扩大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送书上门服务的范围。
2、认真宣传和组织好“全国助残日”和“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世博志愿者精神,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一批志愿者,通过上街或上门为残疾人服务、残疾人为社会服务等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类助残服务,形成宣传效应。
3、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发挥残疾人特殊艺术才华。以社区为基础,发现和组织有文艺、书画、篆刻、刺绣、编织等特长的残疾人开展活动,在全区范围内打造一支文艺骨干演出团队,服务社会。
4、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建立区和街镇残疾人运动员骨干队伍,推荐输送优秀运动员参加各级各类特奥会、残奥会比赛。区体育部门要加强对残疾人体育的指导和扶持。
5、搭建各种平台,为残疾人创造施展才能的条件。发挥区特奥会、残奥会、聋奥会作用,举办残疾人运动会和各类专项比赛活动。区级运动会要不断增加残疾人的比赛项目,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
(七)信息化建设方面
加强残疾人事业领域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残疾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残疾人专业数据库、残疾人公共信息网站,积极营造无障碍网络环境,促进残疾人事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为残疾人服务和保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区残联、信息、人保、民政、卫生等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信息共享、资源互用的合理格局。完善残疾人管理与服务的信息系统,形成残疾人工作宏观决策数据库,为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2、加快区、街镇残疾人服务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将残疾人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到居(村)委,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服务格局,实现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各项服务“一门式”信息化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