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医疗废物管理
管理监控部门: 负责人:
有※内容,不适用于专科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卫生站、村卫生室(所)等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
|
|
医疗废物管理建章立制和实施
| 检查内容
| 是
| 否(请说明)
|
|
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将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责任到人,并有文件记录
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责任到人的有关书面资料。
| | |
|
设置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
| | |
|
按规定要求履行监控职责
| | |
|
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时贮存、交接等工作的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工作纪律、督查和考核、奖惩规定等)
| | |
|
※设家庭病床、医疗服务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机构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 | |
|
※20张以上床位的机构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点分布情况示意图
| | |
|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管理
| 按规定设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点
| | |
|
分类收集点符合相应的隔离要求(相对独立,设有相应的分隔设施且易于管理;方便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
| | |
|
分类收集点有标明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和有关文字说明
| | |
|
放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的盛器应当为脚踏开启的封闭硬质盛器,并使用专用包装袋(盒)
| | |
|
按规定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无混合收集不同类别的医疗废物的情况
| | |
|
部门地面上无丢弃的医疗废物
| | |
|
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废弃的血液、血清等高危险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处理,并作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 | |
|
部门分类收集点和使用设施按规定要求进行消毒和清洗,并记录消毒清洗的时间和人员、消毒剂的名称和浓度等
| | |
|
※传染病专用门诊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理,并使用双层包装袋包装
| | |
|
医疗废物运送和交接
| 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的专用工具密闭运送医疗废物(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
| | |
|
运送医疗废物盛器或工具上印制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文字说明
| | |
|
运送医疗废物的盛器或工具按规定要求消毒和清洁,并记录消毒清洗的时间和人员、消毒剂的名称和浓度等
| | |
|
家庭病床医疗废物交接符合要求
| | |
|
交接的医疗废物包装袋无破损,有标签且填写内容完整
| | |
|
医疗废物暂存、处置和登记
| 暂存设施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区),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和设有各自的通道;
| | |
|
暂存设施有严密的封闭措施(及时上锁、可开启的窗安装铁栅栏)
| | |
|
暂存设施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措施(无较大缝隙直通外界、可开启门窗装纱窗纱门),设施内无苍蝇、蟑螂和鼠粪等
| | |
|
暂存设施设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 | |
|
对暂时贮存场所和设备、设施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洗,并记录消毒清洗的时间和人员、消毒剂的名称和浓度等
| | |
|
暂存场所内无与医疗废物管理、处置无关的活动
| | |
|
暂存的医疗废物封口严密、标签符合规定
| | |
|
暂时贮存病理性医疗废物符合要求(在符合要求的暂时贮存场所贮存;采取低温贮存)
| | |
|
将医疗废物交给有集中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
| | |
|
将医疗废物移送其他医疗机构代交有资质单位集中处置
| 接收医疗废物单位名称:
|
|
自行安全处置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指焚烧或消毒后深埋)
| | |
|
完整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 | |
|
按规定进行医疗废物登记
| | |
|
非医疗废物暂存地点是否存在堆放、倾倒医疗废物情况
| | |
|
单位的生活垃圾存放地点是否混有医疗废物
| | |
|
是否接受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
| | |
|
不存在有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的行为
| | |
|
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
| 对医疗废物作业人员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
| | |
|
医疗废物作业人员按要求做好职业卫生防护
| | |
|
定期组织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处置的有关人员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 | |
|
| | | |
|
|
|
|
|
|
|
第二部分: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管理监控部门: 负责人:
|
|
检查内容
| 是
| 否(请说明)
|
消毒隔离制度基本情况
| 设置负责消毒管理工作的部门
|
|
|
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专兼职人员
|
|
|
建立医院及各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
|
|
建立对住院病人合并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
|
|
|
建有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
|
|
建有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
|
|
建有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工作预案
|
|
|
| 开展消毒隔离自查且有记录
|
|
|
| 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自身监测情况
|
|
|
| 开展压力灭菌器化学监测、工艺监测、生物监测
|
|
|
| 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
|
|
|
| 医疗用品和器械的消毒灭菌标志符合要求
|
|
|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 有具体的内镜清洗消毒制度
|
|
|
内镜清洗场所与诊疗场所分开
|
|
|
内镜清洗符合规范要求
|
|
|
酶洗能做到一镜一换
|
|
|
消毒时间符合规定要求
|
|
|
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符合要求
|
|
|
内镜消毒时能完全浸没
|
|
|
机械消毒前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
|
|
内镜附件消毒灭菌符合要求
|
|
|
内镜储存符合要求
|
|
|
内镜清洗消毒登记符合要求
|
|
|
有内镜消毒效果监测记录
|
|
|
内镜消毒效果监测指标和周期符合要求
|
|
|
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符合要求
|
|
|
持有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
|
|
|
内镜清洗消毒人员经培训上岗
|
|
|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 建立有消毒管理责任制
|
|
|
有具体的消毒隔离制度(包括环境、物品、人员的消毒隔离措施)
|
|
|
诊疗区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分开
|
|
|
器械清洗消毒区设置符合要求
|
|
|
配备压力蒸汽灭菌设备
|
|
|
配备酶洗和超声清洗设备
|
|
|
器械清洗符合要求
|
|
|
灭菌物品的包装标识符合要求
|
|
|
已消毒物品管理符合要求
|
|
|
定期对诊疗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并有记录
|
|
|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指标和周期符合要求
|
|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符合要求
|
|
|
持有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
|
|
|
器械采用化学消毒灭菌
| 消毒时器械完全浸泡
|
|
|
消毒时器械轴节打开
|
|
|
容器外标识符合要求
|
|
|
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符合要求
|
|
|
新生儿病房(室)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 有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
|
|
具体的消毒隔离制度(环境、器械、手卫生、床单位、衣物、暖箱设备等消毒,特殊感染和传染病患者隔离制度等并有操作SOP)
|
|
|
建立有具体的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
|
|
有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记录
|
|
|
有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危险因素分析报告
|
|
|
建立配奶安全管理制度
|
|
|
哺乳用具一婴一用并有消毒记录
|
|
|
婴儿用品一婴一用
|
|
|
隔离新生儿与普通婴儿洗婴设施分开沐浴、奶具用品分开
|
|
|
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暖箱湿化器等器材每日消毒
|
|
|
湿化液采用灭菌水
|
|
|
有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消毒装置
|
|
|
医务人员手卫生符合要求
|
|
|
执行严格的探访制度
|
|
|
灭菌物品的灭菌标识、验收、储存等管理符合要求
|
|
|
隔离病室用品不得与普通病室用品混用
|
|
|
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热、胃肠炎、开放性皮肤病变、疱疹病毒感染、健康带菌者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
|
|
|
消毒供应中心(室)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 建立有主管院长负责制
|
|
|
建立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
|
|
建立消毒隔离、质量监测、设备器械管理等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
|
物流符合规范要求
|
|
|
人员出入缓冲间设洗手设施
|
|
|
压力蒸汽灭菌操作人员经持证上岗
|
|
|
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符合要求
|
|
|
灭菌物品的包装标识符合要求
|
|
|
灭菌物品的储存符合要求
|
|
|
灭菌器每次运行记录符合要求
|
|
|
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
|
|
|
有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
|
|
开展清洗质量监测并记录
|
|
|
开展灭菌质量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并记录
|
|
|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指标和周期符合要求
|
|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符合要求
|
|
|
消毒剂、消毒器械采购验收符合要求
|
|
|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 制定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
|
|
内部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明确
|
|
|
隔离病人与普通病人净化区分开
|
|
|
隔离透析配备专门治疗用品,隔离病室用品有标识,不与普通病室用品混用
|
|
|
隔离透析有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
|
|
|
透析液的配置环境符合要求
|
|
|
工作人员手卫生符合要求
|
|
|
透析床单位的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
|
|
建立有血透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
|
|
开展透析液、透析用水细菌、内毒素监测并记录
|
|
|
有血透病人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记录
|
|
|
有血透室医院感染监测危险因素分析报告
|
|
|
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符合要求
|
|
|
水处理系统符合要求
|
|
|
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符合要求
|
|
|
消毒剂、消毒器械采购验收符合要求
|
|
|
血透室医护人员经培训上岗
|
|
|
|
|
|
|
|
|
第三部分:医疗机构污水处理情况
管理监控部门: 负责人:
|
|
检查内容
| 是
| 否(请说明)
|
制度建立情况
| 有污水处理管理负责人
|
|
|
建立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
|
|
建立污水处理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
|
|
污水处理设备、设施情况
| 是否设置污水处理设备、设施
| 设备生产企业:
设备名称:
采用消毒方法:
使用的消毒剂名称:
|
配备传染病病人污水和排泄物局部消毒处理设备(无传染病病房和门诊的医疗机构不填)
|
|
|
污水处理设备、设施运转正常,定期检修和维护
|
|
|
污水处理用消毒剂购买时进行索证
|
|
|
污水处理消毒方法符合要求
|
|
|
污水处理情况
| 医院污水全部进入单位污水处理系统
|
|
|
化学性废物(如戊二醛、甲醛、二甲苯等)不存在未经中和,直接倾倒入污水处理系统
|
|
|
低放射性废水(如放免试剂、显影液等)不存在未经衰变,直接倾倒入污水处理系统
|
|
|
口腔科含汞废水进行除汞处理
|
|
|
传染病病房
| 污水有独立的消毒设施并经消毒后才与其他污水合并
|
|
|
位于室内的污水处理系统设置强制通风设备
|
|
|
设专用化粪池
|
|
|
化粪池停留时间在24-36小时内
|
|
|
化粪池的清掏周期在180-360天
|
|
|
人员管理情况
| 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有相关培训记录
|
|
|
操作人员工作时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工作服、手套等)
|
|
|
操作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
|
|
监测记录情况
| 单位污水外排口设置排放标志,设置污水计量装置
|
|
|
是否开展污水排放的自身监测
|
|
|
自身监测内容和监测周期符合有关要求(提供检测记录或报告)
| 自身监测项目为:
频率为:
|
监测记录完整
|
|
|
|
|
|
|
|
|
第四部分: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疫情控制措施
管理监控部门: 负责人:
|
|
检查内容
| 是
| 否(请说明)
|
疫情
报告
| 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
|
|
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
|
|
制定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
|
|
确定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
|
|
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培训
|
|
|
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建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簿
|
|
|
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填写完整
|
|
|
按规定时限报告传染病,无迟报、漏报
|
|
|
传染病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系统内容相符
|
|
|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使用
|
|
|
疫情管理部门对各科室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自查且有记录
|
|
|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符合要求
|
|
|
疫情
控制
|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或确定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
|
|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
|
|
|
二级以上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
|
|
|
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按要求开设,做到五不出门
|
|
|
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场所、物品以及对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
|
|
|
有传染病病例处置工作制度
|
|
|
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符合要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