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松江区2012-2014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沪松府〔2012〕44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松江区2012-2014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松江区2012-2014年
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09-2011年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期间,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的理念,把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作为建设环境宜居城市、促进绿色经济的重要抓手。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区域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协调推进机制得到加强。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充分发挥了整合资源的功能,在重点项目的推进、环保措施的落实方面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重视和通力合作,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带动了区域环保工作的深入展开。
二是环保投入持续稳定增加。三年间全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环保投入超过80亿元,平均占同期经济增加值的3%以上,持续的大规模投入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三年稳定控制在90%以上,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呈下降趋势。水环境质量呈现趋好态势,主要水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松江新城、九亭镇、泗泾镇、新桥镇等城市化地区67平方公里创建成为市级噪声达标区。
四是环保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基本完善,完成松江东北部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日,全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3.1万吨/日;新建污水收集管网100公里,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基本覆盖全区所有城镇和工业区;松江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即将投入运行,日处置能力120吨,可以部分解决污泥出路难问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建成投运,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200吨/日;农村地区初步形成“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置”的统一处理模式。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得到集中安全处置,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1.55万吨/年。
五是污染减排取得初步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
2)排放总量超额完成市下达“十一五”减排指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4.3%。
六是环保能力逐步提高。建成环境监测大楼并投入使用;建成3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座地表水在线监测站、5套噪声显示屏,形成较为先进的环境质量在线监测体系;成立辐射安全管理科、辐射及固体废弃物管理站,并配备专业人员,初步建立起辐射安全管理体系;配备应急监测车及现场气体、水质、不明化学物质鉴别等多项应急监测设备,具备11个领域、226项环境监测能力,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高;建立较为先进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和重点污染源管理系统,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初具规模;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市级达标验收。
第四轮期间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世博后市民对环境质量改善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河道水质改善困难,经过综合整治后的河道水质情况仍不理想,达到功能区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二是新增减排因子削减乏力,河道富营养化问题较为突出,氨氮和总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影响我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装备制造、印刷等行业工艺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削减难度较大;三是污水厂污泥缺乏有效处置途径,如何合理利用污泥、妥善处置污泥、避免二次污染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四是生活垃圾利用和处置体系尚未完善,处置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将在一定时期内困扰我区;五是环保管理体系留有若干瓶颈问题,街镇一级未配备环保机构和人员,区域环境科技水平较弱。
当前,是松江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全面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松江站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实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松江”目标,进一步提高区域环境质量,持之以恒地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特制订《松江区2012-2014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即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推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先导、扩容、增效和倒逼作用,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推动创新转型和绿色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三重三评”。在全面推进中重治本、综合治理中重机制、资金投入上重实效;环境保护的成效让市民评判、社会评价、科学数据评定。
坚持“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城市布局优化,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有利于市民生活质量改善。
坚持“四个转变”。发展战略从末端治理为主向源头预防、优化发展转变,控制方法从单项、常规控制向全面、协同控制转变,工作重点从重基础设施建设向建管并举、长效管理转变,区域重点从城镇化地区为主向城乡一体转变。
坚持“四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更加注重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结构优化,更加注重长效机制和创新管理。
(三)总体目标
加快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环境综合决策体系、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和环境执法监管体系,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到2014年,实现如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