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8.提高地震安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地震安全的社会管理从静态预防型向动态预防型转变,防震减灾组织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建成集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地震安全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震情、灾情等信息公开发布和地震科学数据共享。

  (三)“十二五”防震减灾重点工作。

  1.夯实防震减灾工作基础。

  (1)进一步加强市县地震台网中心建设,加密地震前兆站点,增强地震监测能力。在“十一五”工作基础上,扩建地震前兆观测项目,选择映震能力好的观测仪器,加密地震前兆手段,扩大地震前兆台网覆盖面,增强对地震异常信息的捕捉能力;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全市各类地震监测台网,进一步完善市级地震台网中心建设,加密测震台,优化台网布局,优化台网中心软、硬件系统,提高地震信号传输的质量,实现全市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增强速报能力;开展县(市、区)的地震台网中心建设,依托县(市、区)的地震台站和周边地震台站,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组建县级虚拟地震台网,实现对本地区地震的实时监控。构建多学科、高精度、高分辨和实时动态的地震监测网络,获取更广、更多、更全面的地震监测信息,切实提高我市地震监测能力。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障各级各类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条件和安全可靠运行。

  (2)加快市级防震减灾信息共享系统,推进防震减灾信息共享。依托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市级防震减灾信息共享系统,强化市、县级地震信息应用,合理划分业务应用群集,整合软硬件设施,提供震情、灾情、抗震技术、科普教育等信息,提高地震科技信息服务能力,为经济建设、社会公众、应急管理、科学研究等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实现全市范围内地震信息共享。

  (3)进一步完善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建设,努力提升地震预报预警水平。在“十一五”强震台建设的基础上,适当加密强震台,完善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全面实现强震信号实时传输,实现中强地震发生后的地震烈度速报。坚持监测预报科研相结合,长中短临相结合,继续完善地震会商机制,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充分发挥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成果的指导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土利用和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开展生命线工程地震预警试点,选择位于重点区域内的城市燃气管道或输油管线等生命线工程,进行地震预警试验系统建设,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及时获取地震动参数,为紧急处置提供实时信息。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