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杨浦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二)构建扎实有力、惠及市民的体育服务保障体系
  1、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优化健身场地资源。实施区体育活动中心综合改造项目,完成杨浦体育场改造工程,拓展全民健身中心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积极挖潜,发挥区域内游泳场所开放功能,新建1个游泳池;继续建设社区公共运动场,达到街镇全覆盖;每个公园建造健身步道,实现“一园一步道”的全覆盖;完善黄兴体育运动公园综合性体育功能,扩大全民健身场地;在街镇实施“三个一”工程,即一个公共运动场、一个百姓健身房和一条300米以上的标准健身步道;在向社会开放的学校中,推行智能卡服务系统和教学区与体育场馆运动区之间的隔离带设施工程;在居民小区(居委会)建设一个室内综合体育文化活动室;扩大居民小区体育生活化试点,在试点小区住宅楼配备简易体育器材和宣传资料;新建居民住宅区时,按规定配套建设体育设施,确保每户1平方米及以上的体育场地面积达标;在有条件的科技园区、经济园区、创意园区等增加健身场地设施功能。
  2、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上岗、理论知识及实际技能再培训制度;积极培育企事业单位体育骨干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质量。到2015年,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2‰,其中二级及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达到20%;推进居民区等基层体育指导员小组的建设,理顺配送渠道,拓展配送项目和内容,让社区居民直接受益;建立健全择优推优机制,大力推广体育社工进社区模式,协助做好全民健身工作。
  3、完善市民体质监测体系建设。充实社区体质监测站业务骨干,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行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质测定标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每年进行一次市民体质监测抽样调查,并形成体质监测报告,作为推进本区全民健身工作的依据;积极探索体卫结合共同办站的模式,联手发挥社区市民体质监测站的便民功能;建立健全市民体质监测站培训、激励和评估机制,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促进市民体质监测工作由“监测”向“服务”转变,进一步加大市民体质干预比重,增加服务内容、提高干预效率。
  4、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完善杨浦区体育健身场地服务信息系统,推进全民健身管理服务体系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拓展体育指导、健身服务的平台,加强对健身活动的宣传及健康知识的普及,充分利用区内电视、报纸等媒体资源,并在区域内具有较大人流量的路口(路段)建造大型电子信息屏幕,为市民提供全民健身相关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居民小区宣传栏,及时将科学健身信息传递给市民,在全区形成倡导科学健身的社会风气。
  (三)构建科学高效、持续发展的工作评估考核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