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杨浦区科技园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杨府发〔2011〕28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政府:
《上海市杨浦区科技园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2011年8月23日区政府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上海市杨浦区科技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编制背景
(一)国家宏观背景
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会酝酿世界经济新一轮的增长,都会伴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和布局。这也给国家创新型体系的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
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判断,我国从整体上看仍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剧速度发展阶段,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处于经济由外向型向内需为主型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处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将会带来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带来对自然资源的更多消耗,由此也带来资源环境的更大约束。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传统产业,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条,集约建设园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更为迫切。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我国持续制造产业向资源型产业链接、商贸业向制造业链接、从而推进整体产业链延伸、产业空间聚集的产业集群规律。
(二)上海市规划背景
2010年金融危机蔓延之际,上海市委、市政府迫切意识到制造业资本驱动力日趋弱化,产业能级提升、结构调整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上海聚焦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九大重点领域,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
“高端制造、创新驱动、品牌引领、低碳发展”,作为下一轮上海产业发展主线,将从“战略性调整”转向“调整中加快提升发展”,即注重“产业结构、发展路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更加着力于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和水平。“十二五”(2011-2015)规划,是上海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规划,也是上海市工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
(三)科技园区规划背景
科技园区是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杨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是杨浦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是大学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基地,是大学生创业、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孵化器和人才培养的高地。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在杨浦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并将来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杨浦科技园区已初具规模、形态和功能,已成为杨浦区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亮点。
科技园区是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的重要载体。自1996年创建以来,杨浦科技园区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日益彰显其引领与辐射作用,特别是2003年4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按照知识创新区的功能定位和“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杨浦科技园区建设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10年12月,杨浦科技园区共有载体面积61万平方米,园区内注册科技企业4000余家,其中产税企业2955家,从业人员约8万人。2010年全年园区完成国地税总额6.67亿元,地方税2.29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长25%。
2007年2月杨浦知识创新基地获市政府有关部门正式批准,被纳入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导小组协调管理范围。2010年1月,杨浦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创新型试点城区。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和杨浦知识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浦科技园区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九届市委十次全会和八届区委十二次全会的精神,按照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要求,实施建设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落实《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规划纲要》、《杨浦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杨浦区“十二五”产业发展实施纲要》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推动杨浦科技园区实现新一轮发展,发挥其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区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特制定本规划。
二、总体现状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