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1 重大文化事业推进项目
|
项 目 名 称
| 建 设 内 容
|
三峡文化园
| 新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宜昌博物馆新馆等。
|
宜昌市群艺馆
| 内设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展览厅、培训室、陈列室等。
|
宜昌市文化广场
| 新建艺术展馆,人才培训中心,文艺产品交易中心。
|
宜昌市科技馆
| 按照《科技馆建设标准》,建设一座设计新颖,功能齐全,能够展现最新科学技术,能够代表宜昌城市形象的科技馆。
|
宜昌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 新建3万人左右座位运动场一座;1万人左右座位体育馆一座;3500人左右座位游泳馆一座。
|
三峡国际新闻
交流中心
| 建设集新闻交流、新闻培训与商务接待于一体的三峡国际新闻交流中心。
|
世界水电科技
博物馆
| 陈列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以及清江水利梯级开发建设过程中各种设备、机械等展品;浓缩世界上有特色和代表性水利枢纽工程模型等。
|
三峡大剧院
| 新建歌剧院、影视大厅、展示厅等。
|
宜昌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 包括接收省(市)数字电视信号、本地节目数字化、节目传输平台、用户服务平台、网络的双向改造、用户端机顶盒配备等。
|
数字影院建设
工程
| 改建城区解放电影院,支持各类影城、影院建设,各县市区至少建成一座数字影院,延伸服务功能,打造影院品牌。
|
3、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施“国民艺术教育推进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和节日文化,推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雕塑、绘画、工艺品、风俗、技艺等到农村、到社区、到企业、到校园、到军营、到家庭,丰富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加快推进全市“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在全市县域范围打造一批富有本土特色、展现宜昌形象、深受群众喜爱、在全国全省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少儿文艺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发挥文化馆(站、中心)等文化机构的组织作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广场文化活动等载体,开展歌咏、读书、书法、朗诵、科普知识等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
专栏2 基层文化工程推进项目
|
项 目 名 称
| 建 设 内 容
|
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
| 以农村、社区为重点,建设电子图书、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和影视节目等数字资源库,完成县乡分中心建设,乡镇、街道基层覆盖率达到100%。
|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 全面完成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建立“村村通”长效机制,实现户户通、长期通。
|
农村数字电影工程
| 发展完善新型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建立80个乡镇数字电影放映室,组建80支新型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队。
|
(五)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1、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成全市文化遗产普查,制定并实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完善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严格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加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2015年以前,完成全市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古镇、革命历史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的拍摄和记录,建成完善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加大开发使用力度。完成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重点项目的数据摄录、采集、整理、制作和音像制品的出版。加强馆藏和野外文物保护,加强文化遗产定期维修工作,保存完好率不小于95%。
专栏3 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
|
项 目 名 称
| 建 设 内 容
|
国家级文物
保护
| 玉泉寺及铁塔、关庙山遗址(地下)、磨盘山遗址(地下)、季家湖城址(地下)、关陵、青山古墓群(地下)、黄陵庙、三游洞及碑刻、凤凰山古建筑群、杨守敬故居及杨守敬墓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民间文学:下堡坪民间故事、青林寺谜语、屈原传说、王昭君传说、都镇湾故事
传统音乐:兴山民歌、宜昌丝竹、枝江民间吹打乐、江河号子、锣鼓艺术、薅草锣鼓、唢呐艺术(远安呜音)、土家族打溜子
传统舞蹈:土家族撒叶儿嗬
民俗:端午节、蚕桑习俗(嫘祖信俗)、当阳关陵庙会
曲艺:南曲
|
考古工作
| 三峡库区消落区地下文物发掘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