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通知
(宜府办发〔2011〕3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宜昌开发区管委会,各大中型企业,各大中专学校:
《宜昌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五月八日
宜昌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全市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特编制《宜昌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本规划主要涵盖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及体育等领域。
一、基础条件
(一)发展现状
1、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一是文学艺术创作获得丰收。“十一五”期间,全市连续7届8件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连续3届获得全国“群星奖”金奖,《楚水巴山》荣获全国第十二届文华奖文华大奖特别奖。文艺精品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省市州前列。全市共创作影视剧本126部,其中摄制成片播出的电视剧、电影、电视短剧75部,筹拍21部,签约7部。二是群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全市有8个县乡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11个县乡获“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夷陵广场被授予“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全市有200多支业余艺术团、演出队常年活跃在社区、街道,积极开展民间文艺展演、书画、摄影、健美操、巴山舞等特色文化活动。三是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全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0处,省级共有48处,市级共有9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包含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在内的中国端午习俗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8个项目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1个项目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初步建成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四是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形成党报、电台、电视台、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和刊物等多种传媒资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五是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我市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2、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出娱乐、印刷复制、艺术培训、文化旅游、图书音像、网络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等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48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约10%,占GDP比重约3%。全市公开发行的报刊21种,有图书报刊销售经营单位640家,仅新华书店系统全年销售额达9800多万元。电影发行放映业实力增强,除武汉市外电影票房收入连续10年居全省市州首位。文化与旅游融合进一步加强,三游洞、屈原祠、昭君村、关陵庙、玉泉寺、杨守敬纪念馆、黄陵庙、晓峰悬棺等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民俗风情展示和民族歌舞演出增添了浓郁的地域文化旅游特色和景点经营的卖点。
3、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已基本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文化服务体系。全市有11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艺(文化)馆、7个博物馆、6个文物管理处(所)、10个新华书店、270多个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和107个乡镇街办文化站、1800多个村文化(图书)室、291个广播电视台(站)。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3.65%。近几年先后新建了三峡日报新闻大厦、宜昌剧院、市广电中心、市图书馆,改造和扩建了五一剧场、滨江剧院、夷陵区平湖剧院等一批重大项目。新建的市广电中心和市图书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在全省市州处于领先水平。
4、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宜昌天钟神秀,人杰地灵,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特色。以壮丽的长江三峡、秀美的清江风光、神奇的奇石溶洞、繁茂的原始森林为特色,构成了自然山水生态文化;以三峡水电工程、葛洲坝水电工程、清江隔河岩水电工程、高坝洲水电工程的高度聚集和世界一流水平为特色,构成了水电工程文化;以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爱国诗人屈原、出塞和亲而流芳千古的王昭君、中华始祖“黄帝”正妃“嫘祖”等人文史料为特色,构成了历史名人文化;以“半巴半楚、亦巴亦楚”的巴楚交融文化为特色,构成了巴楚地域文化;以号称“国宝”的故事家刘德培、广为传唱的五句子山歌、活跃在城乡舞台的“七鼓一曲”、深受城乡居民喜爱的巴山舞等民间文艺为特色,构成了土家民间民俗文化;以战国时期的巴楚之战、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抗战时期的石牌之战、解放战争时期的宜沙会战等著名的战役战史为特色,构成了军事要塞文化。这“六大文化”以其鲜明的特色构成了宜昌文化建设的资源优势,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机遇
1、重大的历史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1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2010年8月、11月分别召开的全国、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全国、全省文化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扶持政策。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积极支持宜昌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使之成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经济中心、交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三峡旅游龙头,必将进一步促进宜昌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文化与经济产业的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