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基础设施集成升级工程
积极采取多种模式,以需求为导向,加强通信管道、杆路、光缆等传输线路的统一规划、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加快城市建设中的光纤宽带共享接入网络部署或“光进铜退”网络改造,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光纤到楼、光纤到户。优先采用光纤宽带方式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到村。加强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积极开展网络优化,改善网络性能,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统筹协调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以及未来网络演进的关系,充分利用已有网络资源,保障网络平滑升级。加强住宅小区、商住楼、办公楼等项目建设中光纤宽带网络和第三代无线通信网络的配套建设审查,项目设计中统一预留管道、设备间、电子配套、站址等相关资源,加强光纤宽带网络的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加大光纤宽带通信芯片、器件、系统设备和应用等的研发投入,鼓励光纤通信技术创新。
扎实推进广播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转换和城乡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构建双向互动的综合多媒体有线电视信息网络。按照三网融合要求,加强双向业务融合规划,积极开拓内容服务、增值服务市场,推动双向数字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综合信息服务、宽带上网等业务发展,促进广泛合作、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十)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建设全市政务网站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完善全市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全市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协同处置平台,健全信息安全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实施市容灾备份中心扩能扩容工程,提升全市重要信息系统防范灾难能力。建设信息安全产品检测平台。大力促进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开展舆情导控系统、互联网阵控系统建设,完善网络监控手段,严厉打击网络犯罪。
五、政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信息化组织领导机构
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健全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加强辖市、区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完善符合信息化工作特点、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的信息化协调推进机制,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引导发展能力。充分履行各部门对本系统、本行业的信息化统筹管理职能,建立健全系统内、行业内信息化框架,推动资源整合、深度应用与跨部门共享。
(二)进一步建立完善信息化工作机制
完善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对项目审核、立项审批、项目招标、建设实施、综合验收、运行保障、绩效评价等环节实行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行验收评价制度,确保信息化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效率,涉及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化项目,必须联合共建、共享系统资源,促进业务协同。建立全市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定期发布评价报告。加强企业、园区(基地)、行业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的协调配合,建立信息化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化专家咨询机构和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在民主决策、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三)重视新形势下信息化研究工作
加强信息化发展政策和重大问题的研究,围绕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两化融合、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深入调查研究,做实基础工作,结合常州实际,创新发展模式;重视信息化推进中的共性技术规范研究,加强信息化应用领域基础性、关键性标准规范建设。加快地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工作,引导信息化发展方向。
(四)加强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普及
加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提高全民信息化综合素质。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公务人员、农业技术指导人员与自身业务相结合的信息化培训,建立有关机制,把信息化知识作为各行业更新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抓住三网融合、物联网以及4G通信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宣传推广契机,充分发挥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作用,及时宣传和推广信息化知识,推广信息技术成果,增强全民信息化意识,普遍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五)完善信息化投资机制
进一步加大社会领域信息化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农村、社区和民生领域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性公共信息化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协调发展。各地应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信息化建设,推动社会各方参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产业发展等领域。支持、引导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我市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财政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统一审核管理,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依据规划做好阶段目标和分步任务的分解和落实,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建立健全规划评估和调整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中期评估,并根据未来信息化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修订和完善规划。各地结合实际,编制本地区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做好贯彻落实、评估调整、督促推进等工作。
附件:常州市“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