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速工程
优化环境,做强工业软件、动漫与网络游戏两大优势产业。把握先机,培育数字媒体内容、数字设计和文化创意、物联网、云计算等四大新型信息服务产业。鼓励嵌入式软件企业和整机制造企业加强合作,加快嵌入式软件在移动互联网、下一代通信网、“三网融合”的智能终端和“物联网”行业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鼓励软件企业积极研发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软件,着力突破三维设计、企业级产品数据管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技术,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研发动漫制作软件,建立动漫素材库和作品展示平台,提高原创能力,培育研发制造知名企业,拓展网络、手机等新型传播渠道。支持网络游戏原创企业加强核心技术开发,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精品,扩大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出口。构建国家级电子竞技中心,开发网络游戏周边产业,形成完整的网络游戏产业体系。
(六)物联网产业培育与智能应用示范工程
采取引进、合作、培育等方式,集聚一批国家、省、市物联网领域高层次科研力量和研发机构,推进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服务平台建设。加快集聚物联网企业,培育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完整配套能力的企业集群,打造国家级特色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
面向重点领域,先期在工业、农业、物流、电力、交通、环保、安防、城管、医疗、家居等领域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以提升工农业生产运行效率、改善管理精细程度和节能减排为目的,推进经济领域中的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和智能电网等物联网示范工程。以提升经济社会建设保障能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为目的,推进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安防和智能城管等物联网示范工程。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建设幸福、和谐、宜居城市为目的,推进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物联网示范工程。
(七)电子政务深化推进工程
按照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和电子政务总体框架,重点完善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安全监督、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卫生等关键业务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建立统一数据中心,加强重点业务部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政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共享应用建设。进一步推动数字常州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房产管理、国土资源、公安消防、人防、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应用,初步实现各部门信息的实时共享。进一步加快常州市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安全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推动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形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三合一网络平台的建设成果,逐步实现行政权力运行、法制监督、行政监察全覆盖的建设目标。推行跨地区、跨部门政务资源整合,服务流程统一规划,逐步实现受理、填报、联审、批复、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
(八)社会信息化智慧生活工程
实施数字惠民行动,推进以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为重点的网上社区工程、以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健康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的数字教育工程。
1.网上社区工程
建设规范、统一的城乡村居管理与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基层电子政务、网上办事和社会公共服务进社区、进村委、进家庭。在已建成的常州市社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整合社区信息服务资源和各部门基层业务,实现所有社区、村委网络和系统全覆盖,建设全市人口基础数据库。真正实现政府各部门业务“一线接入、集约管理”,社区事务“一站受理、一网协同”,信息采集“一次产生、多方使用”。
2.数字健康工程
推进基于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实现各辖市、区和各卫生综合管理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促进卫生管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提高卫生管理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实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为市、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为市民提供高科技的数字卫生服务。
3.数字教育工程
改造并完善覆盖全市各类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教育信息资源,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效能,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信息化运行、服务体系。
4.市民卡工程
大力推进标准统一、功能兼容的“社会保障·市民卡”工程,扩大发放范围,逐步覆盖到所有城乡劳动者、保障对象;在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基础上,积极拓展应用范围和服务领域,着力提高普遍服务水平,努力为社会公众“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加强与人口计生、民政、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5.智慧旅游工程
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数据挖掘、新一代通信网络等技术,整合并开发激活常州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资源,以融合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通过在旅游体验、行业管理、智能景区、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以全新的旅游形态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激发产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