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业余训练组织机构健全,业余训练规模、结构合理,选材网络完善,输送渠道畅通,业余训练整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世界冠军人数全省领先,全运会贡献率位居全省前列,省运会成绩、输送、贡献排名位居全省前列,保持省市联办优秀运动队项目规模,成绩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深入推进教体结合,辖市(区)、学校联办运动队达到全市运动队总数的50%。大力发展体育科技,建立较为科学的集运动选材、训练监控、伤病治疗、运动康复、运动健身指导为一体的科研机构。
(四)体育竞赛
承办的各类赛事国际国内影响不断扩大,各辖市(区)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举办具有自己特色的自主品牌赛事,承办一定数量的国际国内大赛。坚持乡镇赛事和群众体育相融合,举办群众喜闻乐见、趣味性、竞技性结合的体育赛事,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五年举办一次市级综合性运动会,市级机关每四年举办一次全民健身运动会,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运会。以普及程度高、市民广泛关注、市场效益好、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为重点,精心打造羽毛球、跳水等品牌赛事,塑造新世纪常州城市名片,既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又有效推动市民健身知识的普及和健身热情的提高。加大市场化办赛力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五)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综合统计体系,出台促进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相关文件,全面落实相关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建立体育产业专项资金。体育产业外延不断扩大,推动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出版、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和区域经济交流。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全省领先,培育2-3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形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项目培训、体育场馆会展演艺等四大体育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十二五”期末具备上市条件,充分发挥其龙头引领作用。体育彩票年均销售总额突破15亿,销售总量和市场份额均全省领先。
(六)体育设施
适时修编《常州市市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04~2020)》,不断提升完善城乡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目标、布局及人均指标等。完成市清潭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打造提升1-2个体育主题公园,辖市(区)“四个一”工程建设覆盖率100%,新建、改建、扩建居民小区和城市公园体育设施覆盖率100%,街道、乡镇健身中心,社区、行政村健身设施覆盖率100%。加强体育设施管理,规范制度,确保体育设施建设好、使用好、维护好。加强教体结合,做好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和完善职工体育活动场地。新建或改造公共体育设施时增加无障碍设施。
(七)人才队伍
实施人才强体“双50”工程,全系统人才资源总量要增加50%以上,全系统优秀专业人才达到50名。通过全方位培训,提升各级各类体育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造就一支思想创新、工作创新、管理创新的干部队伍,加快培养年轻干部。建立一支规模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教练员队伍。培养一级以上裁判员150人以上,其中国家级以上裁判员超5人,常州籍裁判员参加全国以上比赛执裁不少于180人次。培养一批业务素质和年龄结构明显改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养能够支撑体育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达到10人以上。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初)
1.制订《常州市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工作实施意见》。
2.市各职能部门对照有关要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进度和措施。
3.指导武进区制定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6月至2015年)
1.指导试点阶段(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指导武进区推进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试点工作。围绕体育文化、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竞赛、体育产业、体育设施和人才队伍等七个方面内容,在武进区确立1-2个试点单位,进行全程指导。
2.推广实施阶段(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总结试点单位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实施。
3.巩固提高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对照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考核指标,全面落实工作任务。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5年末)
1.全面总结与评估试点工作成效。
2.提出下一轮体育发展新的目标和要求。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责任
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组织实施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工作。市成立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全市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实施工作。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组织机构,统一领导,加强协调,建立完整、高效的管理制度,健全调研、决策、落实、反馈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市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会要进一步分解工作任务,组织协调相关工作,确保试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综合、协调、参谋、服务作用,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合作和支持,有效形成工作合力,层层落实,步步落实,确保实施工作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