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印发《云南省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规范》的通知(2010修改)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印发《云南省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规范》的通知
(云工信原材〔2010〕536号)


各州市工信委(经委)、相关单位和企业、省化工行业协会:

  规范化工设备管理是化工企业消除设备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谐生产、保障经济效益的自律性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评价化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的管理体系,是化工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自2008年5月省化工行业协会在全省推行《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规范(试行)》以来,化工行业因设备管理问题而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逐年减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结合近两年来化工企业设备管理新的需要,经多次研讨、征求意见,我们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规范(试行)》作了认真修改和完善,形成了《云南省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规范》。现将《云南省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规范》印发你们,作为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帮助指导化工企业进一步自主规范设备管理的参考依据。省化工行业协会会同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各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指导、咨询、服务工作,引导化工行业规范设备管理不断提升水平。

  附件:1、云南省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规范
  2、云南省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考核表(略)

  二O一O年六月二十八日

  附件1:  
  云南省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规范

序号

管理内容

管  理  规  范

经理(厂长)设备管理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及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

2.承担包括设备在内的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保持设备完好、有效。

3.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装备素质。

4.在设备管理中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修理与改造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建立设备管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5.经理(厂长)任期责任目标中有设备管理的主要安全、技术和经济指标,并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

6.根据企业长远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组织编制设备管理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对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有相应考核指标。

7.对职工进行设备管理和维修方面的教育及技术培训,专业培训率达到企业的规定要求,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

设备管理部门和人员配置

8.设置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设备管理部门,人员配置适应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需要,各项工作有人负责,并保持相对稳定。

9.有厂级领导主管设备工作。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应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通过岗位培训,有实践工作经验。

10.设备管理部门及与设备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对设备管理的职能与职责明确。

11.各级(工厂、车间、班组)设备管理网络健全,活动正常。

12.设备维修组织健全,如本企业不设维修部门或不能检修的项目,须建立稳定可靠的社会合作渠道,合作单位应具有一定技术和经济实力,并具备与委托检修项目相应的资质证书。

设备管理

规章制度

13.按照国家的法规和行业规定,制定并及时修订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按以下方面的内容进行增减:

⑴.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

重机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下同)] 管理制度;

⑵.设备前期管理(包括设备采购和招投标管理)制度;

⑶.设备资产管理制度;

⑷.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制度;

⑸.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⑹.设备备品配件管理制度;

⑺.自制设备设计、制造管理制度;

⑻.设备档案和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⑼.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制度;

⑽.闲置设备及设备租赁管理制度;

⑾.生产用建筑物、构筑物管理制度;

⑿.电气(动力)设备管理(含节能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

规章制度

⒀.仪器仪表管理、计量及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⒁.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⒂.密封点管理制度;

⒃.防腐、保温(绝热)管理制度;

⒄.设备改造、更新、报废管理制度;

⒅.设备技术管理制度;

⒆.设备经济管理(包括经济责任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⒇.设备管理工作检查评比、考核及奖惩管理制度。

14.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各种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检修规程、工作流程、基础表式、工作定额(工时、资金、消耗、储备等)和技术文件齐全、正确、规范。

技术经济

数据统计

15.根据企业的规定和有关部门的要求,按时、准确填报设备管理统计报表并进行分析总结。设备管理技术经济指标应达到行业或有关部门规定的要求。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办法见附录)包括:

15-1.设备安全运行:

⑴.特种设备定检率;

⑵.设备事故频率;

⑶.设备事故停机率;

⑷.设备事故统计(一般设备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

例》的规定、特种设备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

15-2.设备技术指标:

⑸.主要设备完好率、全部设备完好率;

⑹.主要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利用率;

⑺.设备综合效率;

⑻.动、静密封点泄漏率;

⑼.设备大修计划完成率;

⑽.仪表“三率”:完好率、控制率、开表率;

15-3.设备经济指标:

⑾.设备新度系数;

⑿.设备固定资产利用率;

⒀.设备维修费用率;

⒁.备品配件资金占用率;

⒂.设备闲置率。

设备前

期管理

16.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或参与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新建项目、扩建工程、自制设备及零星设备购置的规划制定及招标采购工作。

17.设备管理部门应参与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竣工验收工作。关键设备应参与其技术经济分析论证。

18.设备管理部门应参与自制设备设计方案的研究和审定工作。

19.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或参与进口设备的选型研究、制定招标文件等有关工作,并提出对备品配件、润滑油品、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等所需的技术资料等要求。

20.设备管理部门应将新投用设备使用初期发现的质量、功能、效率等存在的缺陷及时向制造单位反馈。发现进口设备存在问题,应在索赔期内及时提出索赔。

21.设备购置时,应掌握制造、销售单位的资质及业绩状况。在特种设备采购时,应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投标单位应具备的相应级别的设计资格、制作资格以及产品出厂时应提供的文件、资料,不得采购非法制作的产品。

22.严禁采购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设备前

期管理

设备技术

基础管理

23.设备技术档案齐全、完整。技术资料保管符合有关技术档案管理的规定。

24.设备图纸、技术文件、竣工资料齐全、准确;特种设备所需技术文件、图纸、资料应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收集齐全。

25.设备的备品配件目录齐全,分类清楚;备品配件有采购(制造)计划和储备定额;库存备品配件入库手续清楚,凭证齐全,账、卡、物相符;库房整洁、备品配件无锈蚀损坏,保管良好。

26.各动力站房(供电、水、气、汽等)有平面布置竣工图,工艺流程图,电力系统图等,图纸与实际相符。

27.传导设施(包括电缆、架空线、埋地线、蒸汽、上下水、压缩空气、煤气、乙炔气等动力管线)总布置图(或空视图)齐全,图面表达符合国标,图纸与实际相符。

28.制定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知识方面的培训、考核,记录齐全。

29.国家和地方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的有关法规,规程和规定齐全,并经常对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宣贯,其操作人员应具备有关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操作证书,持证上岗。

30.特种设备应接受技术监督部门的安全监察,进行注册登记,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预防性试验和在线检验,及时排除隐患,确保特种设备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

31.特种设备应有专人管理,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建立专门的档案,制定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和在线检查,做好记录,确保其正常运转。

32.对设备的安全阀、防爆模(片)、安全连锁装置应建立台账并有专人管理,经常进行在线检查、定期校验。检查、校验记录应存档。

33.变配电所的高压电器设施、线路绝缘器材和用具应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34.执行动能计量管理,广泛开展节能降耗活动。

35.设备事故应本着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广大干部与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遵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设备现代

化管理

 

 

 

 

 

设备现代

化管理

36.设备台账、档案资料、备品配件、设备状况、润滑管理、技术经济指标、报表、信息以及编制大修理计划等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

37.加强设备点检体系建设,采用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逐步实行以状态维修为主的预防性维修方式。

38.动力设备应用微电子技术对动力运行、技术状态进行集中(或自控)监控。

39.加强信息化管理,及时了解同行业设备状态,在设备制造、改造和维修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设备和装置的出力。

40.在设备大修中应用网络技术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41.设备管理现代化有规划和实施计划。对已推行的现代化管理项目,要认真总结、推广、提高。

42.在设备更新改造和寿命周期费用评价中应用价值工程,能用数据对比说明运行价值工程方法后取得的经济效益。

43.采用科学和先进的方法对各种润滑油(包括液压油)的状态进行监测或采用现场快速分析方法,掌握油质情况,以此作为做好润滑计划的依据。

设备经

济管理

44.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中要注意经济效益。购置新设备和设备重大改造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

45.按规定足额提取折旧,折旧费主要用于企业设备的更新改造。

46.在编制设备检修计划时应同时编制设备检修费用预算计划。修理费用经核算落实后方能进入生产成本。

47.企业财务部门应会同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检修费用进行考核和统计管理,并进行检修成本审查、分析。

48.开展设备运行效能分析,及动能的经济核算,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水平,做好动能控制和节能工作。

49.设备报废、有偿转让和处理按有关规定,先进行资产评估,并办理产权变动手续。

50.设备资产分类、编号符合行业标准,设备台账、原始数据完整正确,账、物相符。

51.设备资产的投用验收、移交、移装、停用、租赁、有偿转让、抵押、改造、更新、报废符合制度规定,凭证齐全。

52.设备技术改造后应按规定办理设备增值手续。

53.建立闲置设备台账,做好闲置设备的上报、调剂与租赁工作。

54.设备产权转移应按有关规定办理产权转移手续。关键设备、成套设备的产权转移应经上级主管部门(或董事会)批准。

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

55.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发给岗位操作证书后才能持证上岗。

56.操作人员应掌握“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多人操作的设备、生产线,实行机长负责制。

57.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设备运行参数要符合规定指标(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等),不得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操作记录清晰、完整、真实,锅炉及炉窑不得烧正压。

58.操作人员要坚持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并参与设备点检工作。设备维护保养应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的标准,符合清洁文明生产的要求。

59.对关键和主要生产设备要定人、定机、定职责;执行交接班记录制度,对设备进行正确的使用维护。

60.设备维修人员要实行区域维修负责制,定期巡检、保养,巡检和保养记录清晰、完整、真实。

61.对设备的安全阀、防爆模(片)、安全连锁装置应经常进行维护、在线检查、定期校验,检查、校验有记录,记录真实、完整。

62.闲置设备要按规定进行定期保养。

 

设备检修、改造与更

63.设备检修计划编制有依据,调整有手续。设备大、中修计划纳入企业生产计划同时下达,由企业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按期完成并总结和考核;设备小修或故障检修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由车间自行安排、检查、总结和考核;外修设备按企业规定执行。

64.设备大、中修应下任务书,内容包括修前技术准备、生产准备、安全防范措施、工时、需更换的备品配件、材料和修理费用等内容。

65.特种设备检修时,检修单位要提供相应级别的维修资质证书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才能进行检修。在检修任务书中必须明确提出对检修单位及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等级要求。

66.特种设备检修必须与该设备的定期检测项目同时进行。检测工作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检修任务书中必须明确规定对检测单位的资质要求。对于检测评定为不合格的,必须停用,并进行更换。

67.检修项目完成后,依据设备检修规程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并办理验收技术资料和设备的交接手续。

68.对在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新要有审批手续,改造和更新技术方案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论证,经企业总工程师(或企业主管该项工作的领导)签署后执行。

69.设备技术改造或更新工作完成后要办理竣工验收手续、资产增值手续和被更新设备的报废手续。

十一

设备现

场管理

70.车间将设备管理目标分解到班组,目标明确,指标清楚,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价。

71.车间有各类设备台账,对本车间设备的安全、技术、经济指标和维修等均有统计资料和原始记录, 按企业分级管理的要求,做好资料、报表的管理工作。

72生产现场操作室有设备现场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润滑管理制和设备维护保养制等),并能认真贯彻执行。

73.定期开展设备完好及文明生产检查,有检查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设备生产场地清洁、文明,设备检修场地有明显区域标志和安全标志。

74.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无明显的“跑、冒、滴、漏”现象。

75.现场设备运行参数符合规定指标,各种原始操作记录及交接班记录齐全、填写认真、真实、规范。

76.配备专(兼)职润滑管理人员和润滑工,全面落实设备润滑“五定”(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工作,润滑站、润滑点实行油质检测,按时换油,设备润滑记录齐全,润滑状况良好。

77.油站(或油库)的润滑油料进站(或入库)有合格证,收发记录齐全。场地.整洁文明,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要求。

78.动力站房设施完善,各种控制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和指示仪器、仪表灵活可靠,隐蔽管线地面标志规范。

79.变配电所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和监护制度,凭证和记录齐全。

80.各类管线、阀门、管件支架稳固,管线排列整齐、色标符合行业规定,防腐、保温、绝缘良好,无明显“跑、冒、滴、漏”现象。临时接、配管线有审批手续,管线变动后有修改记录。

81.运行中的设备无超过允许的振动、杂音,设备基础及管架稳固,地脚螺栓无松动现象。

8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证书整洁、有效并妥善保管。

83.仪表及安全装置灵敏、准确、可靠,检验标志清晰且在有效期内。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