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任务分工的通知

  实施名教师和名校长培养工程。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跟岗学习和校长挂职培训计划》,建立30个县级以上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跟岗学习基地和20个校长挂职培训基地。到2020年,培养入选省特级教师(含湖北名师)80名,培养和评选十堰市名星校长80名;培养和评选十堰市万名星级教师(骨干教师),其中五星级教师(教育教学专家)100名、四星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400名、三星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1500名、二星级教师(县级骨干教师)3000名、一星级教师(乡镇骨干教师)5000名,造就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和“教育家型”校长。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到2020年,“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0%,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达到20:1。每年选派50名左右骨干教师赴国家名校或境外培训,选派50名左右骨干教师到发达地区学校或企业挂职培训。2-3年内所有职业学校校长均参加一次国家级校长培训。(市教育局)
  3、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弘扬尊师重教传统,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改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和引导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学校任教。全面落实绩效工资制度,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确保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教师的津补贴和医疗、养老、定期体检、休假疗养等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逐步提高津补贴标准。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设立教师奖励基金,对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将学校教师周转房纳入基本建设规划。到2015年,新建教师周转宿舍7809套、28万平方米,改扩建862套、3万平方米。(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
  4、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按照国家、省编制标准和教育发展的实际,科学测算学校编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障教育教学需要。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分级负责,做好教师队伍的监控评估和预测,制定并落实教师补充计划和招聘方案,做到缺编必补、退前先招,每年定期补充,保障教师数量充足,队伍稳定。采取措施做好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师资补充工作。对农村地区实行教师招聘倾斜政策,适当放宽条件,配齐农村学校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教师。鼓励职业技术学校聘请社会“能工巧匠”和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专兼职专业课或实习指导教师。到2020年,基础教育师资结构失衡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中职学校师生比例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市编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经信委)
  5、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资格标准。坚持教师持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上岗制度,使用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建立和完善不适合岗位的教师转岗培训及退出机制,对不胜任原岗位的教师及时转岗或调离。
  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探索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实行评聘分开,取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终身制,实行岗位聘用管理,每3年进行一次考核聘用。县级及以上城区学校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评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评聘小学高级、中学高(中)级教师职务(职称),都必须有1年以上在农村学校工作经历。
  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和教职员工全员岗位聘用制。逐步扩大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公开招聘的比例,建立与岗位和绩效工资改革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强化“以县为主”的教师人事管理机制,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在县域内统一师资调配的职能,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和校长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一般不超过10年,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10%、骨干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5%的比例进行交流。在同一学校工作满10年的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原则上都要进行交流。(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编办)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