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资支付办法、支付时间;
(五)工资调整幅度和调整办法;
(六)津贴、补贴标准及奖金、绩效工资等分配办法;
(七)企业特殊工时制度的实施办法;
(八)病事假和各种假期的工资待遇;
(九)变更、解除、终止工资集体合同的条件;
(十)工资集体合同的违约责任;
(十一)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有关事项。
第二十一条 实行计件工资的企业,应当协商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劳动定额标准应当是本企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十二条 协商确定职工年度工资总额及调整幅度应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
(二)地区、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三)自治区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布的工资指导线,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布的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四)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五)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
(六)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七)上年度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八)其他有关情况。
第四章 工资集体协商程序
第二十三条 职工和企业任何一方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应约方应当自接到协商要约书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同意协商的,双方应当约定协商开始的日期。
工会可以代表职工一方向企业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或者应约;未建立工会的,可以由上级工会代表或者组织职工向企业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或者应约。
工会代表职工一方向企业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前,应当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要约方案。
第二十四条 企业工会应当在工资集体协商开始的五个工作日之前向上一级工会报告,上一级工会可以指派人员对职工协商代表进行业务培训、指导,或者参与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