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建立恩施州干鲜果生产基地,将巴东、神农架九冲生产、研究基地整合起来,成立圈域魔芋生产、加工基地,生产食用魔芋、可降解地膜、药胶囊、饭盒等环保产品;建立柑橘和草莓等鲜果生产、保存、深加工基地;建立茶叶、核桃、食用菌、板栗、甜玉米、药材、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恩施、襄阳烟草生产、加工基地;推广超级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收入。

  开展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及其利用。保护圈域珍稀濒危资源物种,选育优良物种,并建立种子库。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为鄂西圈珍稀濒危资源物种建立基因库,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保存多种基因及DNA序列,为分子杂交和克隆提供材料,繁育新物种以及多种性状和杂交优势物种。

  (五)促进圈域产业整合协调发展。

  1.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整合协调。

  生态与旅游的发展协调。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通过生态补偿、打造生态景观、建立生态标识等途径实现生态与旅游的协调发展。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原貌,扩大观光旅游,科学合理挖掘利用鄂西圈的多样化物种资源,实现生态的保护、修复、建设、利用与生态旅游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文化与旅游的整合协调。在科学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发挥鄂西圈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土(家)苗民俗文化、武当文化等资源优势,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品。在文化内容的建设上,通过打造一批反映本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精品节目,形成旅游吸引点;美化城市绿色长廊,建设集中展示本地特色饮食和特色旅游商品街区,为特色旅游产品提供空间支撑。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鄂西圈文化保护的升级和文化产品的创制,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与协调发展。

  2.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整合协调。

  正确处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支柱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及与之不相冲突的其他产业。根据鄂西圈实际,建立更严格的环境污染能耗标准,治理对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有害的工业企业,禁止布局有关工业项目。按照鄂西圈主体功能区要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引导主要工业向重点开发区域集中,便于集中环保和经济性地促进生态产业循环。制定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与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与汽车、纺织、化工等其他支柱产业协调发展。

  3.交通运输等有关产业的整合协调。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圈域内部、鄂西圈和武汉城市圈之间,湖北省和邻省之间的对接,形成一体化的交通网络。特别是对旅游要素相关产业,如餐饮业、宾馆旅店业、商品批发零售业、邮递业、娱乐业等,实行系统整合,协调匹配,联动发展。加快规划并示范建设“鄂西圈绿道工程”。

第七章 区域协调与特色发展

  一、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圈域优势资源,突出重点,发挥特色,加大协调整合力度,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扩展区域合作范围,形成以武汉为龙头,以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战略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力争到2015年,形成圈内各市、州(林区)特色发展,与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与周边区域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圈域特色发展

  (一)襄阳市。

  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依托古隆中,着力围绕“诸葛武侯”构建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与荆州、咸宁等发展各具特色的三国文化旅游,加强与四川成都诸葛武侯祠、河南南阳卧龙岗等景点合作与开发,重点建设襄城区襄阳卧龙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和襄阳古隆中--鱼梁洲旅游区。加强诸葛亮与黄月英爱情文化的提炼与利用,整合发展古隆中-黄家湾旅游区。在襄阳市“双二百”(城区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建设中,高度整合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化旅游。建设鄂西圈城市绿道示范项目。实施樊城区中国襄阳普陀堰生态园项目,加强生态产业建设。大力构筑现代农业示范带,提高全市粮食生产水平。着力打造汽车千亿元产业,加快纺织、食品、能源电力、冶金建材、电子电器、装备制造、化工医药、通用航空等支柱产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建设成为三国诸葛旅游文化展示娱乐中心,旅游业年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市同期生产总值的5%。

  专栏1 襄阳古隆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以西15公里处,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刘备在此“三顾茅庐”,诸葛亮在此“隆中对”。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刘备三度造访,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隋唐始,古隆中就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文物风景区。目前总面积12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山环抱、松柏参天,景色颇为优美。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主要景点诸葛亮故居、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躬耕田、小虹桥、六角井、观星台等。

  (二)荆州市。

  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壮腰工程”为契机,围绕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中心,把荆州建成全省楚文化、三国文化旅游的龙头,以古文化促旅游开发。重点建设荆州古城旅游区和洪湖岸边是家乡-石首天鹅洲旅游区。依托荆州博物馆、楚纪南城大遗址公园和熊家冢遗址博物馆,提升博物馆(园)旅游功能,着力推进省部共建项目--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建设,将其打造成国家级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依托关帝庙,顺应关帝财神信俗,开发关帝文化,设计纪念关帝的系列旅游活动,吸引海外华人前来拜祭。依托古城墙、玄妙观、章华寺等古建筑,统一风格,加快城区改造外迁,修复完善古城建筑。加快实施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天鹅洲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先进制造业和物流业基地建设。突破性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化工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轻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印染、电子信息等五大主导产业,支持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旅游业收入突破150亿元,相当于全市同期生产总值的9%。

  专栏2 荆州古城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城墙为清朝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依明代旧基重建,采用糯米石灰浆灌缝、砖城墙和土城墙互相依托而成。荆州古城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周长11.28公里,城墙高883米,城垛4567个,炮台26座,藏兵洞4座,有城门和城楼6座。城池依地势而起伏,顺湖池而迂回,蜿蜒状若游龙,飞舞于湖光水色之上,绚丽壮观,现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热切向往,感受历史的旅游胜景。禹定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古城墙在时间上跨越数千年,其沧桑岁月背后隐显的文化、艺术、建筑、历史、军事、民风等内容包罗万象,异彩纷呈,是历史的巨大遗赠。荆州古城保存完好,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我国南方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古代城垣。荆州古城墙现已成为外环跑马,内环通车,城墙上行人的环城风景区,是感受三国文化、楚文化不可替代的人文景观。荆州古城景区主要景观有宾阳楼、藏兵洞、炮台、文字砖、朝宗楼、城墙博物馆、公安门(水门)、仲宣楼遗址、曲城、南纪门、远安门、安澜门等。

  (三)宜昌市。

  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建设,重点建设三峡大坝-平湖半岛旅游区、清江画廊旅游区(宜昌部分)及宜昌市城区旅游集散地与环境;加强与重庆、恩施、神农架的旅游资源整合与联动,会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联合发展,打造高水平的实力较强的旅游市场主体。高度整合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强生态产业建设,发展现代柑桔、蔬菜、茶叶、木本油料等四个百亿元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高科技的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的化工产业等两个千亿元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宜昌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沿江工业园区、滨江旅游配套服务产业园、长阳巴土文化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完善设施,充分发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的文化旅游作用。到201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3600万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收入达到350亿元,相当于全市同期生产总值的10%左右。

  专栏3 宜昌三峡大坝

  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三峡坝区最早开发的景区,于1997年正式开始接待中外游人。以坛子岭为立足区,展开视角。坛子岭因其顶端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该景区所在地为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仅能欣赏到三峡大坝的雄浑壮伟,还能观看壁立千仞的“长江第四峡”双向五级船闸。整个园区以高度的递增从上至下分为三层,主要由模型展示厅、万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峡坝址基石、银版天书及坛子岭观景台等景观,还有壮观的喷泉、秀美的瀑布、蜿蜒的溪水、翠绿的草坪贯穿其间,放眼望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乐园。

  游客登上海拔185米高的坝顶,近距离向下俯视泄洪场景,雷霆万钧的洪流被踩在脚下,看着脚下泄洪时白浪滔天的恢宏,远处又平静的江面,游客感受静韵与动美交相辉映。若是晴天,泄洪的巨浪上漫天的水雾里,还可看见一弯美丽的彩虹。江风轻拂,让心慢慢安静,看江水奔腾,听浪涛拍岸,惊叹的、激动的、振奋的、骄傲的,万千情感渐渐融入这一江山水。或许只有徜徉在大坝的怀里,才能愈发真切地感受“当惊世界殊”的惊喜。

  (四)十堰市。

  大力推进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围绕建设鄂西圈文化旅游核心城市,重点依托武当山、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两处集自然风光、人文建筑为一体的景区,开发特质的武当之道和生态文化旅游线路,向世人展示华夏的奇迹;加大现代汽车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加快武当山-太极湖旅游区的建设实施,重点支持武当山古建筑群修复、修缮与保护,太极湖新区建设,以及均州古镇续复建,支持竹溪十八里长峡、竹山桃花源、房县野人谷、郧西津古镇等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房(县)竹(山)城镇带建设。加强生态产业建设,做好丹江口库区生态文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打造“武当道茶”品牌。着力发展汽车制造业,努力打造百万辆级汽车城。加快培育节能环保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把十堰市建设成为经济要素富集、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道教文化和现代汽车文化展示中心,旅游业年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市同期生产总值的30%。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