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二、基本原则

  (一)保护优先、合理开发。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扩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内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与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的融合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形成基于保护之上的大资源、大市场、大旅游、大开发格局。

  (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通过产业优化发展等政策,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

  (三)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依据资源禀赋对接国内外市场,以此确立发展定位,培植特色产业和特色景区,打造特色民族文艺精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统筹协调、有序发展。

  坚持全省“一盘棋”,圈域一体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五)改革体制、创新机制。

  通过改革创新,破解鄂西圈资源整合、市场主体培育、筹资融资等发展难题,解决制约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建设十大旅游区,滚动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示范项目建设,实施五个“1”工程,着力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圈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和现代化的新路子。力争到2015年,圈域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圈域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

  五个“1”工程:

  1台国家级文化精品大戏

  1个旅游交通骨干网络

  1个鄂西圈公众服务网络平台

  1条国家级风景大道

  1批包含十大旅游区及特色示范项目在内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核心景区与园区

  (二)具体目标。

  1.生态: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功能,到2015年,圈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6%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减少,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8%。

  2.文化: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壮大文化产业,力争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鄂西圈GDP比重达到5%。

  3.旅游: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旅游经济增长,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4亿人次,旅游年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相当于鄂西圈GDP的12%,使之成为鄂西圈重要的支柱产业。

  (三)展望。

  到2020年,力争将鄂西圈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民族文化艺术观赏、文化考察、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圈,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达、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明圈,集炎帝神农文化、楚巴文化、三国文化、土(家)苗民族民俗文化、山水文化、武当文化等为一体的多元文化交融的文化圈,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特色鲜明、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圈,使鄂西地区经济更加发达,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其中,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居中西部同等城市前列,使鄂西圈成为生态、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典范。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一、基本目标

  到2015年,建成保护华中地区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建成以长江、汉江、清江及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水系水体保护为重点,确保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为永续利用的生态水源保护示范区;逐步建成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生态型工业、生态型农业以及生态型城镇及乡村健康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努力建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水资源环境保护指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重要旅游集镇污水处理率达80%。

  生态建设指标:森林覆盖率达到46%。

  生态产业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75%以上;绿色GDP综合指数达到0.15。

  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一)生态功能区划分。

  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差异性等特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鄂西圈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域、生态型限制开发区域和农业型限制开发区域等3大类。

  1.禁止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区、自然遗产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蓄滞洪区,在鄂西圈呈点状分散分布,基本每个县(市、区)都有一定面积的禁止区域。其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主要分布在恩施州、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等地,蓄滞洪区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分布相对分散。

  2.生态型限制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鄂西北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保康县和神农架林区),鄂西南武陵山区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利川市、咸丰县、来凤县、宣恩县、鹤峰县、建始县、五峰县、长阳县)、鄂西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巴东县)、南水北调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

  3.农业型限制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宜襄随农业生态功能区(谷城县、南漳县、宜城市、当阳市、远安县和随县),江汉水网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沙洋县、江陵县、监利县、枝江市),松滋丘岗平原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和荆北岗地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当阳市、钟祥市、京山县)。

  (二)划分保护等级。

  鄂西圈生态环境保护等级共分为3级,I级为禁止开发、Ⅱ级为生态型限制开发,Ⅲ级为农业型限制开发。
  表4-1 鄂西圈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级划分(略)

  (三)实施空间管制。

  1.禁止开发区。

  (1)污染控制。禁止新建、扩建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的项目;禁止设置排污口,拆除已设置的排污口,并采取措施确保后续处置达标;做好现有工矿企业特别是丹江口库区黄姜生产企业、投饵网箱养鱼业等污染治理工作;禁止排污交通工具下水;禁止堆放和存储各种固体废物;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蓄洪区,构建立体监测网络。

  (2)生态保护。在核心地区内严禁任何与生态功能保护和生态优化无关的人类活动,在缓冲地区内严格限制与生态功能保护和优化无关的人类活动;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开发其他区域。禁止垦植农作物、放养畜禽,严格控制水体网箱养殖;禁止砍伐森林、矿山开采等破坏山体植被的活动;慎重选择一些县市,逐步试行将绿色GDP指标和区域生态发展指标纳入当地政府工作业绩指标的综合考核体系,试点实行生态补偿政策。

  2.生态型限制开发区。

  (1)污染控制。对各级各类规划和建设项目依法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禁止建设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建设项目严格遵循环境工程“三同时”(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成项目严格实行达标排放;防治汉江流域、清江流域畜禽养殖业污染和农副渔业面源污染;控制三峡库区富营养化趋势;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围网养殖;清理三峡库区沿岸建筑垃圾和白色垃圾,防止视觉污染和水污染;在库区构建立体监测系统。

  (2)生态保护。发展生态产业,禁止实施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限期修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严格限制建设用地性质的开发;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保障少数民族人口合理聚居;划定一定区域范围作为严控区,防止矿产过度开发活动破坏植被或水源保护地;在划定区域内禁止砍伐森林、开采矿产资源等破坏山体生态系统的活动;在划定的可开采区内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应严格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矿产资源开采枯竭后立即复垦或恢复植被,并进行深度的地质处置;严格评估江河开发水电站等建设工程的生态影响,原则上禁止引水式、河床式水电站项目建设,防止断流和生态隔断;已建水电站必须改造并确保释放生态流量的水;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严禁人类活动,生态补偿试点地区在严格保护生态功能及主要保护对象的前提下,可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3.农业型限制开发区。

  (1)污染控制。所有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强化污染源治理,实行达标排放;加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及“三废”治理措施,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和设备;限期治理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建立以天然气为主,其他燃气为补充的燃气供应系统,提高燃气气化率,逐步实现城镇地区燃气化;加强对饮食娱乐服务行业管理,减轻油烟与生活废水污染。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能源,推进集中供热;全面清理、整顿严重污染水体的水产养殖场所,禁止污染水体的投肥养殖;严禁非法填湖,加强湖泊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主要入湖河道、河口进行综合治理,推广生态处理方法,降低氮磷入湖总量;严禁使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加大市政建设资金投入,在城镇地区分期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分散点源截污率、污水管网覆盖率、污水处理率,改善水环境质量;以源头管理与末端控制相结合,治理城市与农业面源污染;集中建设城镇垃圾处理场,提高垃圾回收处理率。加强农村废弃物分类回收利用与减量化垃圾处理推广工作。

  (2)生态保护。对于目前尚未开发但已列为城市发展用地的区域,科学规划并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引导基本农田、林地、园地、水系与城镇绿地成为一体,生态环境建设向物种多样化、景观复合化方向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过程同步进行;促进原生态环境与现代文明结合的新农村发展;全面治理水土流失。

  三、主要建设任务

  (一)交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1.交通建设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