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培育新兴金融服务业。推动金融机构设立专业化财富与资产管理机构,加快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专业机构。支持开展船舶(飞机)融资租赁、海上货运险、保赔保险、资金结算等航运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加快发展非金融机构支付产业,培育一批可参与国际竞争的金融资讯服务商。
  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加快构建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积极推进上海证券市场国际板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在沪合资证券公司扩大业务范围,积极推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提升金融机构全球服务能力,深化沪港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市场产品领域合作,加快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专栏1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重点从加强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改善金融发展环境,以及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完善现代航运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2.航运物流业
  力争到2015年,航运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左右,集装箱水水中转比重达到约45%,构建服务门类齐全、市场秩序规范、要素与资源集聚的现代航运物流服务体系。
  提升航运基础服务业。依托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增强区域保税联动功能。吸引国际知名船舶管理公司,完善全国船舶交易平台,规范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秩序。集聚船舶检验机构,加强海事安全与技术服务,推动船舶、飞机修理服务业务发展。集聚国际知名航空公司,优化国内外航线,强化航空枢纽地位。
  培育航运衍生服务业。加快航运信息化建设,推广电子标签技术应用,完善中国船舶交易信息平台,开发中国航运数据库。促进海事法律、仲裁服务机构的发展,制定并推广以上海为仲裁地的航运交易推荐格式合同,完善海事仲裁制度。积极发展航运金融服务,鼓励发展航运咨询,培育发展航运经纪、公估等航运中介服务业。
  加快发展邮轮产业。推进建设国际邮轮母港,优化邮轮通关环境,强化邮轮补给、口岸查验、海事救助、船舶维护、引航等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境内外邮轮旅游,鼓励世界知名邮轮公司来沪设立经营性机构,开展经批准的国际航线邮轮业务,鼓励境外大型邮轮公司挂靠上海,支持组建本土邮轮船队。
  深化发展物流业。大力发展国际采购分拨、水水中转集拼、铁水联运、保税物流联动等口岸物流。加快发展汽车、化工、钢铁、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等制造业物流。积极发展商业连锁、医药、农产品、危险品、应急物流等城市配送物流,促进快递业规范化、规模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着力培育电子商务物流。

  专栏2 上海综合保税区
  上海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十二五”期间,以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探索扩大航运服务对外开放试验,大力吸引高端航运服务业集聚;集中发展以新型国际贸易业务为核心的跨国公司亚太营运中心集聚和全球国际贸易链集成功能;重点培育具有离岸服务和保税服务特征的国际服务贸易功能,打造航运金融、期货保税交割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跨国公司全球清算结算服务中心,初步建成国际贸易便利、外汇管理宽松、物流运作便捷、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

  3.现代商贸业
  力争到2015年,全市商品销售总额达到8.7万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8%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万亿元,基本形成内贸与外贸互相融合、市场开放度与贸易便利化程度高、初步具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框架。
  加快培育商贸新业态。积极探索贸易全程便利化措施,引进国外新型商贸业态和经营模式,扩大新型国际贸易结算规模,推动建立离岸贸易中心。推进网络销售等无店铺销售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模式,积极引进体验式消费等新兴消费方式,推广和应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商店”和“数字商业”。
  创新发展批发业。拓展品牌代理、总经销和特许经营业务。鼓励发展大规模、跨地区的连锁批零结合型企业。提升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吸引国内外企业来沪设立采购中心、分销中心、结算中心和区域中转物流中心。发展集商品展示、价格形成和物流仓储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专业贸易中心,推动商品批发网上交易。
  提升发展零售业。进一步扩大连锁经营领域和范围。引进国际知名连锁百货店,建设主题特色鲜明、综合配套齐全的大型购物中心,鼓励发展特色百货店。引导大型综合超市向新兴大型社区拓展,鼓励标准超市向精品标准超市、生鲜超市转型。鼓励专业专卖店向品牌旗舰店、体验店等发展。积极支持城市综合体等新业态发展。
  推动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建设中国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加快技术贸易发展。建设国家级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带动自主品牌商品发展和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建设有影响力的商贸信息及贸易促进综合服务门户网站,构筑国际贸易中心网上载体。建设国际贸易机构集聚平台,提升贸易辐射效应和商务活动枢纽功能。
  构建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若干具有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服务增值能力和价格发现能力的国际性或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培育保税交易市场。继续建设钢铁、汽车及零部件等专业性商品交易平台,调整提升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等生产资料集散中心。优化发展危险化学品、环保节能设备等专业市场。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专栏3 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
  围绕提高市场开放程度,简化市场准入程序,吸引中外贸易主体集聚;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要素通畅流动,提高贸易效率;加快建设以要素市场和消费服务市场为重点的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国际国内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先导作用;加快营造国际一流水平商贸发展环境。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现代服务业发达、万商云集,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与我国经济贸易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贸易中心。

  4.文化创意产业
  力争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左右,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高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成为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