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二五”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成效显著,普遍采用绿色施工,竣工建筑、道路、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100%达标,新开工建设工程100%执行节能环保标准,施工企业综合诚信评价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国家、部、省、市级优质工程比率逐年递增。
3. 服务质量显著提高。2012年,服务业领域进一步拓宽,服务功能有所增强,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和试点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全县服务业社会满意度普遍提升。
到“十二五”末,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和试点建设成效显著,示范试点数量不少于3个。面向生产、面向民生、面向农村的新兴服务业基本形成规模,能较好地满足提高经济发展、增加城乡就业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服务业整体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
4.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2年,生态示范和绿色创建活动见成效,全民环保意识普遍提高。污染减排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县城区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稳定在95%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0%以上。
到“十二五”末,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和环保产业比重明显增加,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效果。县城区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稳定在97%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以上。节能减排、能源再生、生态保护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实施质量兴县战略的工作重点
(一)政府推动,广泛开展“质量兴县”工作
以提高质量、振兴经济、促进发展为核心,将宏观质量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充分发挥规划、监督、引导、服务职能,结合峨山资源优势和产业布局,突出重点,合理规划,建立绩效考核、奖惩和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宏观质量分析和发展质量社会评价机制,全面提升区域整体质量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质量兴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部门协作,整体推进“质量兴业”工作
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质量发展负主责。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坚持从源头抓质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学技术等手段,促进产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行业振兴。
1.制定行业质量发展规划。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围绕全县经济发展目标,突出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产业特点,以政策支持、标准制定、品牌培育、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为重点,制定行业质量发展规划,建立行业质量发展状况分析和评价制度,努力推动行业质量工作发展。
2.加强行业质量安全监督。要充分运用生产许可、认证认可、注册备案等手段,构建以准入、追溯、召回、退出、监督抽查制度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相结合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理机制,切实防范系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确保行业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