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引导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把学习雷锋精神贯穿于道德建设全过程,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和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学雷锋、做好人、改陋习、提素质”活动,打造“好人安徽”品牌。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开展道德养成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要带头践行道德规范,从友善出发、从小事做起,为提高社会文明素质打牢基础。深入开展学沈浩、创先进、争优秀活动,积极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围绕建设信用安徽,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惩处力度,在重点行业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10.进一步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区)创建,围绕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等重点,加强城市公共文明和社区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创建层次和水平。着力开展文明县城、村镇创建,持久开展清洁示范村、文明生态村、绿色小康村、移风易俗示范村“四创”活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力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行业文明新风尚。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四、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11.坚持正确创作方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把个人创作融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益,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的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文化创作氛围,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鼓励文化工作者焕发创造激情,激发原创活力,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和消解主流价值的倾向。
12.大力实施精品战略。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认真组织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大新闻出版工程、重大题材影视剧创作工程、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重点文学艺术作品扶持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等,深入发掘安徽丰厚文化底蕴,优先发展具有品牌性、地域性的重点文艺项目,有效推动体现徽风皖韵原创性作品的创作生产。认真做好重大选题规划,实行文艺精品生产立项招标制度、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责任制和优秀文艺作品专项补贴制度,不断推出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精品力作,带动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大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力度,在全省建设一批文化创研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文化品牌和优势艺术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