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方针和理念,坚持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农作物病虫害和草原鼠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伍,抓突发性、暴发性重大病虫害的应急防控,确保重大病虫和植物疫情全面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农作物病虫害和草原鼠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建设省植物保护网络服务平台,实施全省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行动计划,在对有害生物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量,提升农作物产品品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方面,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监测预警、检疫监督、兽医诊疗、防疫队伍建设以及应急物资保障等配套体系建设,构建符合区域生产实际、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的动物防疫体系,增强重大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和整体防治水平;制定行政区域内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和重点动物疫病防治计划,建立健全兽医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省级动物卫生信息化平台,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认真履行兽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发挥好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作用。
四、重点建设区域
(一)粮食生产核心区。
1.区域范围与特征。粮食生产核心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燕山山前平原区以及海河冲积平原区。该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农用地利用水平高,基础设施状况好,农业集约化水平高,单产、总产和商品率较大,粮食种植比较集中。
2.区域布局。86个粮食生产核心县(市、区):藁城、辛集、临漳、赵县、宁晋、景县、深州、隆尧、故城、无极、晋州、正定、新乐、任县、栾城、肥乡、永年、定兴、任丘、大名、河间、清苑、阜城、枣强、玉田、魏县、南和、乐亭、沧县、馆陶、东光、武邑、徐水、泊头、固安、成安、吴桥、元氏、定州、桃城区、曲周、临西、行唐、滦南、鹿泉、涿州、丰润、深泽、献县、容城、冀州、唐海、肃宁、安国、安平、高碑店、昌黎、柏乡、三河、盐山、望都、香河、青县、丰南、博野、雄县、磁县、平山、广平、饶阳、新河、滦县、遵化、武强、大城、霸州、清河、鸡泽、卢龙、满城、平泉、隆化、宣化县、涿鹿。该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高,高产创建示范带动作用强,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提供更大的空间,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蔬菜生产优势区。
1.区域范围与特征。主要分布在环京津各县(市、区)以及农业部认定的蔬菜生产大县。区域内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大部分地区采用日光温室,冬季基本不用加温,能源消耗成本低;地形地貌多样,南北跨度大,适合发展多种形式的设施农业,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季节的市场需求。
2.区域布局。按照资源优势和生产特点,将全省从北向南分别以长城和石德铁路线为界划分为冀北夏秋露地蔬菜优势产区,冀中冬春棚室蔬菜优势产区,冀南春秋大中小棚蔬菜优势产区。重点发展冀北坝上夏秋露地蔬菜;冀中、冀东冬春棚室蔬菜;冀南春秋大中小棚室蔬菜4个优先示范带。冀北地区积极推广网膜拱棚生产,冀东和冀中地区大力发展日光温室生产,冀南地区大力发展大中棚生产。重点抓好省政府确定的固安、三河、永清、安次、定兴、涿州、永年、饶阳、乐亭、崇礼、南和、青县、滦平、藁城、抚宁等24个蔬菜生产示范县和《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我省57个蔬菜大县。
(三)林果生产优势区。
1.区域范围与特征。重点在太行山、燕山山区、平原沙地、黑龙港流域、桑洋河谷和激动滨海、城镇周围等优势产区的80个果品重点县(市、区)建设苹果、梨、核桃、红枣、板栗、葡萄、观光采摘等七大果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