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级政府是实施本规划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要明确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把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各区(市)县要结合各地实际,抓好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高卫生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卫生、发改、民政、财政、人社、国土、规划、环保、人口计生、食药监、体育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共同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实施人事分配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财政补偿机制等综合配套改革,建立新型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建立政府对卫生投入增长机制,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
(三)明确责任,建立规划评估机制。本规划由市卫生局会同市发改委及市财政局组织实施。各区(市)县及市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的原则,结合各自具体情况,抓好贯彻实施。
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开展中期评价工作。评价内容包括:综合目标实现程度;各项具体指标完成情况;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情况;研究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实施的经验,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规划。
(四)加强宣传,构建良好发展环境。高度重视并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大力宣传卫生系统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树立卫生队伍的良好形象。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坚定改革信心,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积极化解医患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卫生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附件:
名词解释附件
平均期望寿命:是根据各个年龄死亡率计算出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综合表达各个年龄的死亡率水平,反映某一国家(地区)每一成员未来存活年龄的平均值。通过平均期望寿命的比较分析,不仅可以衡量该国家(地区)人们的健康水平,还反映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质量。
孕产妇死亡率:指从妊娠开始到产后42天内因各种原因(除意外事故外)造成的孕产妇死亡。一般以年度为计算单位,分母以十万计。与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同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婴儿死亡率:指婴儿出生后不满周岁死亡人数同出生人数的比率。一般以年度为计算单位,以千分比表示。婴儿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居民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
千人口床位数:床位数指年底固定实有床位,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正在消毒和修理的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床位,不包括产科新生儿床、接产室待产床、库存床、观察床、临时加床和病人家属陪侍床。千人口床位数=(医院床位+卫生院床位)÷人口数×1000。人口数系户籍人口数。
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及其“级别”为“执业(助理)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执业医师数+助理执业医师数)÷人口数×1000。人口数系户籍人口数。
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注册护士指具有注册护士证书且实际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护士。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注册护士数÷人口数×1000。人口数系户籍人口数。
法定报告传染病(甲乙类)发病率:指甲乙类传染病在报告期内发病人数与户籍人数的比率。
计划免疫接种率:指纳入计划免疫的单种疫苗符合规范的接种率;计算卡介苗、百白破、麻疹、乙肝疫苗等分别按照儿童免疫程序进行合格接种的人数占全部应种人数的百分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