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州区“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的通知

  注: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数据为准
  (二)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1.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1)大气环境指标改善情况。
  通过实施控制大气污染第十二至第十六阶段措施,2010年通州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270天,占全年有效天数的74.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分别为0.051和 0.078毫克/立方米,均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值准限,完成“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年平均降尘量为8.3吨/平方公里?月;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0.136毫克/立方米,较“十五”期间有大幅下降。
  (2)大气环境综合治理情况。
  煤烟型污染防治效果显著。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使能源结构持续改善,截止到2010年底,共铺设天然气管线200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9.7万户;引导企事业单位共计320蒸吨燃煤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改造,显著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新城供热体系进一步完善,三河热电联供项目管网建设进度加快,玉桥南里燃气锅炉房实现供热,城西5号锅炉房整合工程完工,共计替代分散燃煤锅炉房70余座。
  机动车污染防治取得突出成效。强化入户、抽查和外埠进京车辆排放检查;截止到2010年底,共计淘汰黄标车14274辆;利用遥感上路监测机动车177482辆。
  扬尘污染控制进一步加强。通过强化工地扬尘监管,提高车行道机扫、冲刷和喷雾压尘面积,加强城市绿化,对农田采取“留茬免耕”、保护性耕作等,不断加大扬尘污染控制力度。
  工业污染防治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完成14家“三高”企业退出,引导11家企业完成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促进工作,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
  2.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国家标准,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通过实施严格的水污染源监管、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河湖水系综合整治等措施,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与2005年相比,地表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明显下降。国家考核的北运河榆林庄出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达到考核要求。
  3.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在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机动车总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总体保持稳定。噪声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用于噪声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逐步增加,群众环境意识普遍提高。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总体保持稳定。
  4.固体废物实现安全无害处置。
  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安全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垃圾密闭化实现100%全覆盖。完成垃圾中转站、西田阳填埋场二期、西田阳填埋场除臭和填埋场一期封场工程。
  严格环境准入,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开展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重点单位的专项执法监察,严格落实转移联单制度,确保实现危险废物安全无害化处置。
  进一步加大医疗垃圾管理力度,实行医疗废物排污申报,定期检查制度。截止到2010年底,共登记医疗单位32家,产生医疗废物545.51吨,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4.50%。
  5.农村环保和生态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
  通过实施建制乡镇及行政村的生态示范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等措施,农村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时期,全区共创建7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126个生态村。
  全区绿色空间总量较高,植被覆盖程度进一步增加。“十一五”末,全区林木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23.35%和19.17%;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2.59平方米。总体来看,“十一五”时期通州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保持良好水平,并有所改善。2009年,通州区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
  6.环境应急能力显著增强,监测预警和执法监督体系基本形成。
  完成了辖区化工生产单位摸底调查,并编纂成册;建立了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配备一批环境应急装备,环境应急能力明显增强;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重点配置了执法装备及取证工具,现场执法能力有效提升;配备1辆遥感监测车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实施快速监测。
  二、“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
  (一)首都新区建设对环境保护提出更高标准。
  结合区位优势,《加快推进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通州新城的定位,即:北京发展新磁极、首都功能新载体;中心城功能疏解的重要承接地、世界城市新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宜业宜居的综合性新城市;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新城。新定位为通州区环境保护工作确立了新目标、新任务。目前通州区无论从环境质量、生态承载力还是生态价值观等方面与现代化国际新城的环境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大幅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提高生态承载力,初步形成生态价值观,同时给通州区“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现代化国际新城跨越式发展给环境带来更大挑战。
  根据通州区“建设全球低碳发展示范区、滨水宜居典范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及“北京发展新磁极、首都功能新载体”的功能定位,通州新城建设将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经济总量高速增长,将重点打造高端商务、高端制造、现代物流三大产业,着力培育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医疗康体、旅游休闲四大新兴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预计达到15%以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水平将大幅提高。城镇人口急剧增长,“北京东南部中心城市”逐步形成,预计“十二五”末全区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145万,城镇化率达到75%。
  (三)高起点的功能定位给污染物总量减排提出更高标准。
  “十二五”期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能源和资源消耗总量将大幅增加,直接导致污染增量持续增加,预计到“十二五”时期末,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新增量将分别达到745吨、657吨,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新增量将分别达到13993吨、1668吨,给“十二五”期间污染物总量减排带来巨大压力,为保障新城发展、降低污染物排放提出更高要求。
  三、环境压力
  (一)污染物持续减排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城区集中供热锅炉房及三河电厂通州新城供热项目相继投运,城区污水处理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可采取的产业结构调整、治污工程建设等措施逐步减少,减排空间将呈现缩小态势,使得削减污染物存量难度加大。随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机动车保有量、城镇常住人口规模等都将有大幅增长,带来大量的污染物新增量。污染物持续减排压力加大,任务加重。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