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生活化、健身科学化、服务便民化为统领,以落实上海市“全民健身365”工程为重点,以着力提高市民体质健康水平、着力提高市民健身参与程度、着力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为核心,创新工作方式,突破发展瓶颈,促进黄浦区全民健身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创新机制,扩大社会影响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整合社会资源,有效提升全民健身各项工作的内容和质量,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通过全民健身工作项目招标、推介等形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全民健身工作的热情,推进构筑全民健身“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格局的进程。通过与体育社会组织,特别是与体育相关的企业等专业机构合作,使全民健身工作项目内容得以充实,活动形式得以创新,参与规模得以扩大。
(二)深入调研,建立评估机制
依据本实施计划,构建和优化黄浦区全民健身三级服务体系,参照《上海市体育强区考核标准及评分办法》和《上海市全民健身300发展指数》等工作要求,制定本区全民健身绩效评估及奖励办法,通过落实相关责任、配套扶持政策、配送服务资源、设定梯度激励,调动全社会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推动全区全民健身工作落到实处。
(三)规范管理,保障体育民生
逐年递增投入经费,用于新建、维护、更新公共体育设施,重点建设区级公共体育场馆、百姓健身房、百姓健身步道等实事工程。指导全区所有社区健身设施定期投保。经常性地开展社区健身设施管理志愿者培训,有效发挥区级健身器材维修中心的职能,做好社区健身设施的日常管理、保养和维修工作,做到24小时内接修,48小时内到位修复,每月按期保养,器材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及时维修率达到100%。力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常年安全开放无事故,为群众参加健身活动创造安全、良好环境。完善政府对公共体育场馆公益开放的专项补贴和评估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对经营性健身场所等公益开放的补贴和评估机制,有效整合资源,更好地服务大众。
(四)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体育
1.吸纳百川,挖掘传统资源,开拓海派体育
黄浦区作为上海的老城区,是海派文化的精华所在地,万国建筑就是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融通的见证。全民健身工作也应该有着吸纳百川的气魄,善于扬弃, 勇于创新。弘扬彰显黄浦特色的海派体育文化,加强健身项目与民俗风情的结合,依托区域内黄浦江、苏州河以及石库门建筑等孕育海派文化的资源,经常性在公园、广场等地开展传统健身项目展演、示范活动,强化“弄堂运动会”,“马路运动会”、“八一军民长跑”、“九子大赛”、“楼宇运动会”等海派全民健身活动品牌。结合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节假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将体育活动与历史典故、人文轶事、民俗风情相结合,为体育项目注入历史文化内涵,体育活动积极参与“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豫园春秋庙会”、“南京路欢乐周”、“上海旅游节开幕式大狂欢”等商旅文活动,展现海派文化体育的独特底蕴。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