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节能减排管理
(十五)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参照国家、省对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指标设定和分解办法,结合我市实际,确定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建立能源消费目标分解指标体系,制订科学合理的分解方案下达各地执行。通过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引导各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作为控制地区能源消费增量和总量的重要措施,建立新上项目与能源消费增量和淘汰落后产能“双挂钩”机制,引导各地将能源消费增量指标主要用于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项目。对关系国计民生而当地增量指标不足的项目,探索建立能源消费指标市场交易机制。严格控制燃煤项目,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推动企业实施集中供热或改燃清洁能源。
(十六)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扩大重点用能单位范围,将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纳入市级监管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监管范围扩大到1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并制定与地方节能指标相衔接的企业“十二五”节能目标。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季报制度并逐步过渡到月报,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实行能源审计制度,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每年组织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对未完成年度节能任务的重点用能单位,强制进行能源审计,限期整改。
(十七)加强工业节能减排。重点推进电力、石化、钢铁、建材、造纸、纺织、食品和钢压延等行业节能减排,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行业指导,推动技术进步,强化监督管理。发展热电联产,推广分布式能源。加大工业燃煤锅炉的淘汰力度,力争2015年底前淘汰所有4蒸吨/小时以下(含4蒸吨/小时)和使用8年以上的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燃重油锅炉。鼓励热电冷联供的燃气火电机组替代淘汰落后的工业燃煤锅炉。对电力、石化、造纸、印染等重污染行业实施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按照广东省工业锅炉烟气污染治理指导意见,实施钢铁、建材、石化、纺织等重点行业和燃煤工业锅炉烟气治理工程。到2015年底前,全市工业锅炉(不含使用清洁能源、生物质能的工业锅炉)达20蒸吨/小时以上的企业全部实施烟气脱硫和低氮燃烧改造,综合脱硫效率达到70%以上,脱硝效率达到30%以上。到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加大造纸、印染、化工、食品、饮料等重点企业工艺技术改造和废水治理力度,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下降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