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技术教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逐步推行免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实施中高职衔接培养试点工作和中高职三二分段培养试点工作,改革职业技术院校招生考试制度,试点招收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学生,打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渠道,搭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在满足本市户籍学生入学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收新莞人子女入读的规模,重点发展对东莞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关系密切的专业,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招收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学生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营造尊重劳动、重视技能、重用高技能人才的社会风尚。
(三)特色发展高等教育
1.发展壮大高等教育。创新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全力构建东莞服务型高等教育体系,实施高等教育创新工程。适当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努力提升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在莞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建设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加快推动广东文化产业学院、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东莞光明职业技术学院等学院的筹建,优化高等教育专业及层次,增强高校培养人才、创新科技、引领文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构建以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双向型高等教育网络,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普及化程度,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人才的集聚功能、对科技的引领功能和对文化的积淀功能。积极支持东莞理工学院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力争在2015年前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评估和验收。扩大东莞理工学院办学规模,使其成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加强对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统筹规划,支持其创建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争取到2013年通过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评估和验收,到2015年开设专业达50个,在校学生规模超过10000人,达到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标准,办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支持民办高等院校发展,大力推动和创新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的建设与发展,鼓励广东科技学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亚视演艺职业学院等民办高等学校进一步提高质量,规范管理,提升层次。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2.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完善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在莞高校在城市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在莞高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共建研究、开发、转化等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增强在莞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全面提升在莞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1.构建优质终身教育网络。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平台,建设市民网上学习中心,形成覆盖全市城镇的数字化终身学习网络。整合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各类资源,建立面向社会的开放共享机制,拓展教育服务功能。以在莞开设课程的省内外高校为依托,扩大现代远程教育规模。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开放,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2.积极开展各类继续教育。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使全体市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着重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规范化、制度化。改善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扩大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到2015年,全市省级示范性乡镇成校从现在的8所增至11所,成人教育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地级市前列。建设市职业技能鉴定机构20所,市公共就业定点培训机构60所,社会培训机构580所,全市各类培训年培训总量达到65万人次。着力办好市广播电视大学,充分发挥电大教育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强自学考试宣传力度,推动企业职工、进城务工人员接受不同层次和年限的高等学历教育。采取各种形式,吸引城市下岗人员、转岗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学历教育,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和劳动力转移就业。
(五)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创新青少年德育工作。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努力构建大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的德育工作体系。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革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方法,注重发挥课程育人作用,促进德育与学科教育融合,把中小学德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作为对学校和校长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拓展网络德育领域,打造校园文化原创精品,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创建书香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修养、行为习惯和责任意识。大力开展法制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加强对各级各类学生尤其是初高中阶段学生的科学引导,完善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场所建设。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育优良中职校园文化,推广技能文化节活动、实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一校一品牌”工程,指导学生学会规划人生和职业生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健全德育工作队伍的培养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构建生态德育体系,探索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德育绩效评价制度,促进德育科学发展。建立健全联动育人机制和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家校合作,依托社区教育体系,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学校、社区、家庭互动,提高共建共育的整体效果。强化学校安全和卫生工作,大力加强消防、校车、食品、安保等领域的规范管理,健全完善学校应急管理体系,着力提升校园周边环境、校园风险防范等外部条件保障水平,切实预防和控制重大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