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力实施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工程。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高尚情操、锤炼意志品质、塑造良好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创新理念,落实措施,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每年举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论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普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二是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设立教改项目,大力推动优秀科研成果及时向教育教学转化,完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良性互动机制。设立大学生社科研究项目,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完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锻炼成长。三是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按照中央和国家要求使用专科、本科、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全面实施课程建设标准,大力加强课程建设,贯彻落实《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和《贵州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规划》,认真开好“贵州省情”课。每年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项目,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门课”、优秀教案、优秀课件评选表彰,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健全教学质量测评体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四)实施高校社科研究精品工程。高度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加强科研管理,提高科研质量。积极适应学科发展新趋势,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广泛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模拟仿真和实验计算研究,促进研究手段和方法创新。着力支持围绕贵州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群建设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基础研究,以重点科研项目为支撑,有计划推出一批精品力作。重点支持围绕“国发2号文件”提出的推动贵州发展的重大课题和我省“两加一推”主基调、“三化同步”主战略的重大课题开展的应用研究,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发挥好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省教育厅和高校每年设立不同类别的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并根据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设立专项项目,不断扩大项目覆盖面,构建社科研究项目支撑体系。完善优秀成果激励机制,每两年开展一次高校优秀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选表彰,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五)实施重点基地建设工程。不断完善我省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布局结构。各高校根据自身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建立一定数量的研究基地,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平台。每三年开展一次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检查评估,并实施动态管理,逐步把基地建设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的高地。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突出科研特色,整合科研资源,积极申报教育部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力争在2015年以前实现我省高校教育部重点社科研究基地零的突破。基地建设要突出问题导向,主动适应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研究回答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动重点研究基地与政府部门进行实质性合作,建成一批高水平“智库”;基地管理要坚持开放创新,不断深化科研改革,创新科研组织形式,把基地建设成为高校社科研究制度改革的“实验区”。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